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诊断

就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若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并有呕吐或干呕史,应警惕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可能。再结合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此外,还需与Boerhaave综合征、糜烂出血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并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相似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并有呕吐或干呕史。

2、急诊内镜检查

可见食管下端靠胃体上部黏膜撕裂,以小弯侧最多见,裂痕呈纵行线状,常覆盖凝血块或新鲜出血,裂痕周围有黏膜充血、水肿。

3、血管造影

活动性出血时,实行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动脉造影,可见造影剂在黏膜撕裂出溢出,并沿食管向上流,可显示食管黏膜的轮廓,或流向胃底部。

鉴别诊断

1、Boerhaave综合征

可引起食管破裂,Boerhaave综合征有颈部皮下气肿、呼吸气促、腹肌触痛三联征,胸腹部X线检查出现腹水、气胸、液气胸、纵隔气肿等改变,行碘油食管造影检查可确诊和鉴别。

2、糜烂出血性胃炎

可表现为呕咖啡样物,部分患者可呕鲜血。但糜烂出血性胃炎一般伴有无规律的上腹部疼痛,发病前多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大量饮酒病史。另外,一些急危重症或严重感染的患者在晚期可出现因糜烂性胃炎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胃镜见胃黏膜呈多处糜烂出血,可予以鉴别。

3、消化性溃疡病并出血

以呕咖啡样物和排黑便多见,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既往多有慢性上腹部疼痛,秋冬季发作,空腹痛及夜间痛多见,并伴有反酸、胃灼热等症状,出血后疼痛反而减轻,胃镜见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形成,可确诊和鉴别。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表现为呕鲜血,但呕血量大,常合并失血性休克,既往多有慢性肝病史,查体可见蜘蛛痣、肝掌、脾大和腹水等肝硬化或门脉高压表现,胃镜检查见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可确诊和鉴别。

5、食管癌合并出血

可表现为呕血,但既往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贫血等表现,食管癌合并出血患者胃镜可见食管腔内肿物,通过活检可确诊和鉴别。

6、食管自发性破裂

表现为剧烈呕吐后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纵隔或皮下气肿,也可有呕血,因为是食管全层破裂,不同于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后者是食管-胃黏膜不完全撕裂。

疾病相关 更多»
腕管综合征拖久了会怎样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拖延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手部麻木与疼痛、手部肌肉萎缩、神经受损、影响睡眠质量等。1、手部麻木与疼痛: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手部麻木和疼痛,特别是拇指、食指和中指。随着病情的加重,这种麻木和疼痛感可能会越来越强烈,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2、手部肌肉萎缩:长期拖延治疗,腕管综合征可能导致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活动能力下降,甚至出现手指无力、抓握困难等症状。3、神经受损: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而引起的

王健 主任医师
胃食管反流的饮食禁忌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相应食管症状和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胃食管反流的饮食禁忌较多,包括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酸性食物、高脂肪食物和含咖啡因的食物及饮料等。1、避免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食管反流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患者应选择清淡、温和的食物,以减轻胃部不适。2、避免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奶油蛋糕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脂肪,会延缓胃排空,使胃酸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孕妇食管反流怎么办

孕妇食管反流是孕期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它是由于胃酸和胃内容物逆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一些不适的症状,如胸痛、嗳气、喉咙灼热感、咳嗽和呕吐等。孕妇食管反流的原因可以是孕妇身体内的激素变化、子宫扩大压迫胃部、胃酸分泌增加等。在孕妇身体处于这种特殊的状态下,要小心处理这种问题,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症状。首先,孕妇可以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尽量少食多餐,避免吃辣、油腻、酸性或刺激性食物,同时要避免吃太多或太快,尽量咀嚼慢些。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喝含咖啡因或碳酸饮料的饮品

江燕萍 主任医师
做完眼综合可以吃什么

眼综合整形手术后,可以吃一些富含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具体如下: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豆类等。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伤口愈合,如新鲜蔬菜、水果等。3.富含锌的食物:锌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如动物肝脏、坚果、粗粮等。4.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眼综合整形手术后,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需要注意的是,在恢复期间,应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王克明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