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后胆汁返流性胃炎
胃切除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

主要分为以下两点,结合、吸附胆汁,保护胃黏膜,减少胆汁对胃黏膜的损伤;预防反流,使胃-幽门-十二指肠协同运动得到改善。

急性期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抢救。

1、抗休克

上消化道出血的初步诊断一经确立,则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应放在一切医疗措施的首位,不应忙于进行各种检查。可选用生理盐水、林格液、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出血量较大者,特别是出现循环衰竭者,应尽快输入足量同型浓缩红细胞或全血。出现下列情况时有紧急输血指征:患者改变体位时出现晕厥;收缩压<12.0kPa(90mmHg);血红蛋白浓度<70g/L。

2、迅速提高胃内酸碱度(pH)

当胃内pH提高至5时,胃内胃蛋白酶原的激活明显减少,活性降低。而pH升高至7时,则胃内的消化酶活性基本消失,对出血部位凝血块的消化作用消失,起到协助止血的作用。自身消化作用的减弱或消失,对溃疡或破损部位的修复也起促进作用,有利于出血病灶的愈合。

3、止血

根据不同的病因与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最有效的止血措施。

4、监护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血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及意识变化。观察呕血及黑便情况,定期复查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测定。

一般治疗

病人应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比如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高脂饮食;忌浓茶、烈酒、浓咖啡、辛辣、过冷过热、过甜、粗糙等刺激性食物;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饭后适量运动,避免久坐。

药物治疗

1、抑酸剂

胆汁在胃黏膜细胞中的累积呈pH依赖,当pH≤4.0时,胆汁可加速正常细胞致癌因子的表达,对胃黏膜损害更重,因此需加用抑酸剂提高胃液pH。临床常用的抑酸剂为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常用的PPI有奥美拉唑等。

2、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保护剂的使用可有效抵御胆汁对胃壁深层组织进一步侵害,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米索前列醇)、铝剂(硫糖铝、铝碳酸镁)、铋剂(枸橼酸铋钾)以及新型胃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瑞巴派特)。

3、促胃肠动力剂

胆汁反流发生的基础是胃-十二指肠协同运动失调,因此恢复胃-十二指肠协同运动尤为关键。临床上最常用的为5-HT4受体激动剂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5-HT4受体激动剂可以激动肠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使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释放增加,从而促进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临床上最常用的为莫沙必利。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通过特异性拮抗胃肠道平滑肌的D2受体发挥其促动力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多潘立酮,多潘立酮能够增加餐后胆囊收缩幅度,促进胆囊排空,在调节胃动力和胆囊功能方面有独特优势。

4、调节胆汁成分药

熊去氧胆酸治疗该病的主要机制是使胆汁内各类胆酸的比例产生变化,使胆汁酸主要成分变为具有很高亲水性且无细胞毒性的熊去氧胆酸,其能与胃黏膜中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并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移行与修复,从而有效减轻反流的胆汁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除此之外,熊去氧胆酸能够对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进行调整,有效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相对浓度,有利于结石表面上胆固醇的溶解。

5、抗焦虑药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的复合制剂,小剂量具有抗焦虑及抑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对于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在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促胃肠动力剂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而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1、 对毕Ⅰ式或毕Ⅱ式胃切除术后病人,可采用Roux-en-Y术。

2、对Roux-en-Y术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有国外学者建议,行残胃切除术可有效缓解胆汁反流引起的上腹痛、反酸、恶心等症状。

中医治疗

现将因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用中医辨证治疗,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脾胃虚弱

(1)证候特点:因胃全切或次全切后,头晕,浑身疲乏无力,出汗,上腹部胀闷烧灼作痛,食后时久则返吐黄绿色胆汁,纳差少食,大便稀溏,消瘦,舌质淡,苔白,脉象沉细无力。

(2)治法:健脾益气,护胃。

(3)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味。

2、痰湿阻胃

(1)证候特点:胃脘胀闷,打嗝,头晕。四肢疲乏无力,胃内烧灼胀闷作痛,恶心,呕吐黄绿色黏液,其味酸苦气臭,纳差,大便不爽,口苦口黏发干,不欲饮水,小便赤黄,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沉缓。

(2)治法:健脾,除湿,清热。

(3)主方:黄连温胆汤加味。

3、肝气犯胃

(1)证候特点:因胃癌术后,所出现的肝气横逆犯胃所致之症,上腹部胀闷,呃逆频作,恶心作呕,返吐酸苦之涎水,内带食物残渣,口苦口干,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小便赤黄,舌质红,苔黄厚,脉象弦数。

(2)治法:疏肝行气,和胃降逆。

(3)主方: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

4、气滞血瘀

(1)证候特点:因胃癌晚期,行姑息性远侧胃次全切除术、BillrothⅡ式结肠前吻合术。因其病灶未尽除,术后易于出现术前症状。

(2)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扶正。

(3)主方:复元活血汤加味。

在专业的中医医师指导下用药治疗,不可自行服用。

疾病相关 更多»
透明拉丝白带是排卵前还是排卵后

透明拉丝白带通常出现在排卵前,是女性排卵期的重要生理表现之一,但具体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在月经周期中,随着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促使宫颈腺体分泌大量稀薄、透明、富有弹性的黏液,呈现拉丝状(可达10cm以上),这种变化通常发生在排卵前1-2天,为精子通过宫颈提供有利环境。排卵后,随着孕激素水平上升,宫颈黏液变黏稠、量减少,拉丝现象消失,白带逐渐恢复为乳白色或糊状。此外,部分女性可能在排卵当天仍有拉丝白带,而少数人因激素波动不明显,可能观察不到典型变化

何剑辉 副主任医师
女人拔罐后牢记6个禁忌

女性拔罐后需牢记的6个禁忌为:避免立即洗澡、切勿直接吹风、忌剧烈运动、不宜过饱或空腹、远离烟酒刺激、勿忽视异常反应。拔罐后皮肤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立即洗澡易使湿气侵入体内,导致寒湿困脾,建议至少间隔2-3小时再洗温水澡,避免水温过热或过冷刺激皮肤。直接吹风或接触冷空气可能引发肌肉紧张、疼痛加剧,甚至风寒感冒,外出时应重点防护肩颈、腰背等拔罐部位,避免空调直吹或冷风接触。拔罐后肌肉组织处于放松状态,立即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能引发局部不适或拉伤,应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可适当散步促进气血运行

曾科学 主任医师
放节育环后多久可以同床

放节育环后,一般建议术后1-2周再恢复同床,待身体基本恢复后再恢复性生活。放环手术虽为微创操作,但需通过宫颈扩张将节育器置入子宫腔,过程中可能对宫颈、子宫内膜造成轻微损伤,引发局部充血、少量出血或轻微腹痛。手术后宫颈口仍处于相对开放状态,子宫内膜创面未完全愈合,过早同床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或导致节育环移位,影响避孕效果及身体健康。放节育环2周后,大部分女性的子宫内膜基本完成初步修复,阴道出血情况也会明显减少或停止。但具体能否同床,还需要到医院进行复查

余自淑 副主任医师
子宫后位怀孕显怀吗

子宫后位怀孕后,若胎儿发育正常且孕妇体型适中,通常会在孕中期后逐渐显怀;若孕妇体型偏瘦、骨盆较宽或胎儿发育较小,可能显怀较晚或不明显。子宫后位本身不影响胎儿发育,显怀主要与子宫位置随孕周增长逐渐前移有关。孕早期子宫尚未明显增大,无论前位还是后位均不易显怀;进入孕中期后,随着胎儿生长和羊水增多,子宫逐渐突出盆腔,后位子宫会因重力作用或韧带牵拉向前移动,此时若孕妇腹部脂肪适中、子宫前移明显,就会逐渐显现出孕肚

余自淑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