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发热、头面红肿疼痛等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体温测量、血常规等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同时需要需要与同样有头面部肿胀症状的痄腮、发颐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2、初起症见憎寒发热、无汗、全身酸楚、咽痛口渴等肺卫表热证,同时,伴有明显肿毒征象,如头面焮赤肿痛,皮肤发硬,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多由鼻旁、面颊肿起,向眼、耳、面部蔓延,甚至波及头皮,或出现水疮。伴有咽喉肿痛,但一般不会破溃糜烂。
3、病程中头面焮赤肿大特征突出,以气分肺胃热毒蒸迫为主要病机变化,深入营血者较少。
鉴别诊断
1、痄腮
两者均多见于冬春季节,都有头面部腮颈肿胀等症状,但可从发病年龄、肿胀部位肌肤色泽等方面比较,二者易于鉴别。痄腮多见于儿童,且以一侧或两侧腮肿为特征。其肿胀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与健康皮肤间没有明显界限,皮肤紧张而不红,伴有咀嚼疼痛、张口不利。后期可能因热毒从少阳内窜厥阴经脉而继发睾丸肿痛。
2、发颐
两病都有憎寒壮热、面颊红肿热痛等症状,但发病的经过、肿痛部位有别。大头瘟始发病即在头面部出现焮赤肿痛,或伴有咽喉疼痛;发颐则是由伤寒或温病余邪热毒聚于少阳、阳明经而发者,多继发于其他病之后。大头瘟风热时毒可循太阳、少阳、阳明三经上攻头面但以面颊、阳明经为重点;而发颐以少阳经为重点,常为单侧,初起颐颌处下颌角疼痛、肿如核桃、开口困难,成脓时疼痛加剧、红赤肿胀,可波及同侧耳前耳后及颊部,溃破后可从内颊部流出脓液,与大头瘟有别。
1、邪犯肺卫
主要表现为头面轻度红肿、发热,热势不高,恶寒、无汗或少汗,伴有头痛、全身酸楚、眼睛红赤、咽喉痛、口渴等全身症状。
2、毒壅肺胃
主要表现为头面红肿疼痛,咽喉疼痛加剧,伴有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
3、毒壅肺胃,邪结肠腑
主要表现为头面及两耳上下前后红肿疼痛、高热、呼吸气粗、烦躁口渴,伴有咽喉肿痛、眼睛红赤、大便秘结、小便色红而短等全身症状。
4、胃阴耗伤
主要表现为发热已退,头面红肿消失,伴有口渴想喝水,但不想吃饭,咽喉干燥、眼睛干涩等全身症状。
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通常是先天性的,也有可能是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血管瘤可以出现在皮肤、内脏器官、骨骼以及其他部位,尤其是婴儿和幼儿时期比较常见。大多数血管瘤是可以自然缓慢吸收的。对于相对较小、表面浅的血管瘤,可以通过观察和等待来看是否会自行吸收。一般情况下,如果血管瘤没有引起明显的不适和并发症,医生通常会建议家长观察并等待,因为很多血管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会自然消退
婴儿三个月大头上出现血管瘤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情况,血管瘤是血管异常增生导致的良性肿瘤,多在出生后数周内开始显现。根据其深度和形态,血管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浅表型、深部型和混合型等。浅表型血管瘤可能呈现为平坦或隆起的红色斑点。深部或混合型血管瘤可能使皮肤呈现蓝色或紫色。关于血管瘤的治疗方面,大多数血管瘤随着时间会自然消退,不需要治疗。如果血管瘤发生在关键部位如眼睛、嘴巴附近或者增长迅速、出现溃疡、出血或感染等情况,则可能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