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泄泻

什么是行经泄泻?

  • 发病部位:消化器官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中医妇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行经泄泻?

行经泄泻,也可称其为经行泄泻,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也就是女性患者于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腹泻症状的疾病。该病主要由阳气不足引起,主要见于脾、肾两脏。于西医而言,其主要由前列腺素分泌增多作用于肠胃、产生刺激而引起。行经泄泻除便次增多外,大便性质也常发生改变,多呈稀溏状。

相关医生 更多»
李娟

李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妇科

擅长: 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征、妊娠感冒、产后恶露不绝、先兆流产等妇...

相关医院 更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电话:010-114(预约挂号),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电话:010-114(预约挂号),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电话:021-64369181(总机...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 环湖西三路222号(东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0771-12580-6(预约...

地址:广西南宁市双拥路6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总机:0571-872361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79号

相关文章 更多»
什么是行经泄泻
什么是行经泄泻

行经泄泻,也称为经行泄泻,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出现的...

疾病相关 更多»
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怎么办

当出现供血不足、行经不畅和血瘀的情况时,可以考虑以下方法来改善: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对改善血液循环非常重要。2.饮食调整:增加摄入富含铁、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瘦肉。同时,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盐分。3.适度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或瑜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4.热敷:在腹部或腰部使用热敷可以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血瘀与气血不畅有关,可以考虑采用中医的方法,如针灸、艾灸、中药调理等

康梦如 主治医师
泄泻什么意思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常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调或感受外邪等导致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脾病湿盛,可发为本病。西医认为,泄泻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肠道的分泌、吸收和运动功能障碍,使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肠液渗出而形成腹泻。此外,还可能与肠道感染、食物中毒、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本病的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

陈柳丹 主治医师
泄泻病是什么意思

泄泻病是一种中医病症名称,主要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引起泄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和肾阳虚衰等。外邪以暑、湿、寒、热较为多见,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饮食所伤包括饮食过量、过食肥甘厚味,或进食不洁食物等,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水谷不化,湿滞内生,从而引发泄泻。情志失调主要是指忧思恼怒,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湿内生,从而引发泄泻

陈柳丹 主治医师
脾阳虚泄泻是什么意思

脾阳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脾阳气虚衰,无法保持正常的消化功能和水液代谢,从而导致腹泻、泄泻等症状的发生。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是消化吸收、运化水液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血液生成的重要器官。而阳气则是指人体内的阳性能量,具有温煦、促进功能的作用。当脾阳气虚衰,消化功能受损,水液代谢失调,就会出现泄泻症状。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呈稀溏或水样,伴有里急后重、腹胀等症状。脾阳虚泻则是指泄泻症状与脾阳气虚相关。临床上,脾阳虚泄泻常见于脾虚湿困、大肠湿热、肠道寒凝等病理情况

康梦如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