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管畸形
房室管畸形的治疗

治疗原则

房室管畸形的处理方法是基于缺损的类型,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相关的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如心室的相对大小、房室瓣反流、右或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心脏疾病(如主动脉缩窄)。一般情况下推荐手术矫正,因为未矫正的缺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寿命。而完全性房室管畸形还包括心力衰竭的初始内科治疗,主要通过加强营养和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从而优化患者的术前状况。

一般治疗

完全性房室管畸形的患者应注意加强营养,特别是对于喂养困难和生长迟滞的患儿。这些患儿常需要补充热量,在手术修复前可能需要鼻胃管喂养,罕见情况下需要插入胃管。

药物治疗

1、利尿治疗

使用利尿剂减少容量超负荷和肺循环淤血。目前常用包括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和噻嗪类利尿药。

2、正性肌力药物

目前常用地高辛等,以改善心肌收缩力。

3、血管紧张素阻滞剂

可降低后负荷,从而减少从左向右分流,也可能减少二尖瓣反流。儿童首选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因为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用于小儿心力衰竭的相关数据很少。

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1)部分型房室管畸形的病例如无严重的充血性心衰和其他明显临床表现,一般选择在2-4岁手术。

(2)完全型房室管畸形大多在婴儿期就表现为严重的充血性心衰和肺动脉高压,因此这类患者应在3-6个月内予以手术纠治。如到1岁仍未得到手术纠治,则往往会发生不可逆性肺血管阻力性病变。一旦肺小动脉阻力升高并≥10Wood时为手术禁忌。有些心血管中心对部分较小的患儿采用分期手术的方法,即先行姑息性手术作肺动脉环缩限制肺血流,以后再行根治手术。但也有人认为相较于直接行根治手术的病例,肺动脉环缩术后可能会增加二尖瓣反流的程度,因而增加了死亡率和一些难以预料的结果。

(3)过渡型房室管畸形的手术时机选择与室缺的大小有关,室缺较大的病例需早期手术。

2、手术方法

目前房室管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单片法、双片法及改良单片法,以修补原发孔房缺、阻断左右心室间存在的交通、防止损伤传导系统如房室结和希氏束、分别形成左右两个房室瓣且不存在狭窄。对于完全型房室管畸形的病例目前传统单片法已较少应用,如果室间隔缺损大于10mm,通常建议选择双片法修补,而缺损小于10mm的病例则可以应用改良单片法。

3、术后并发症

(1)肺高压危象:由于房室管畸形的病例在早期会发生肺血管阻力性改变,因此部分病例术后早期会发生肺高压危象。此时应给予患者完全镇静,维持机械通气保证通气量,使动脉血PCO2在35mmHg以下,而PO2在100mmlg以上,甚至必要时需给予纯氧通气。应用扩血管药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肺高压程度,如硝普钠、酚妥拉明等。近年来一氧化氮及万他维吸入技术对术后肺高压危象的预防和治疗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主张早期应用,甚至暂停体外循环后即开始吸入。

(2)心律失常:由于房室管畸形病例的手术操作范围较广,且与传导系统关系密切,因此术后心律失常,尤其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较高。术后早期可以应用起搏器维持心率和心输出量,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3)二尖瓣狭窄:部分型房室管畸形和完全型房室管畸形初次手术矫正后,术后房室瓣反流是常见并发症,并且是修复后再手术的最常见原因。最常累及左房室瓣(二尖瓣)。如果瓣口发育不良或因降落伞形瓣膜形态造成瓣口受限,可能需要对二尖瓣狭窄再次手术。术前应评估瓣膜形态,有些瓣叶裂瓣膜面积较小的情况下,避免过度缝合瓣叶裂,可降低术后二尖瓣狭窄的发生率。因房室瓣狭窄或流入道梗阻再次手术应由具备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经验的外科医生实施。该手术通常需要瓣膜置换。

(4)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缓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是部分型房室管畸形和完全型房室管畸形初次修复后再次手术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可能由与房室管畸形相关的解剖学特征联合发展而来,包括左心室流出道的延长和狭窄以及房室瓣组织对左心室流出道造成的拥挤,这随着患者生长或主动脉瓣下隔膜发育可能会逐渐加重。如果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较严重或如果血液湍流导致主动脉瓣反流增加,则可以再次手术扩大左心室流出道或切除主动脉瓣下组织。

疾病相关 更多»
腕管手术是小手术吗要休息多久

腕管手术通常属于小手术范畴,但具体是否为小手术需结合病情判断,术后一般需休息6至8周,恢复时间受手术方式、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愈合能力影响。若患者症状较轻,仅需切除压迫神经的异物或松解腕横韧带,手术创伤小、时间短,通常被视为小手术。这类手术多采用局部麻醉,术后恢复较快,切口愈合约需1-2周,但完全恢复功能需6周左右。若病情较重,涉及多个神经或复杂解剖结构,如需行神经外膜切开术或神经束间瘢痕切除,手术复杂度增加,风险相应提升,此时不能简单归类为小手术,术后恢复时间也可能延长至8周

吕海 主任医师
拔尿管属于几级疼痛

拔尿管通常属于0至3级疼痛,具体疼痛程度与患者性别、尿道结构及个体疼痛耐受性密切相关。医学上将疼痛程度划分为0至10级,其中0级为无痛,1至3级为轻度疼痛,4至6级为中度疼痛,7至10级为重度疼痛。女性患者因尿道较短、较直,拔尿管时通常无明显疼痛,疼痛程度多为0级;而男性尿道较长且存在弯曲和三个生理性狭窄,拔尿管时导尿管与尿道黏膜摩擦可能引发轻度疼痛,疼痛程度多为1至3级。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也会显著影响疼痛感知,疼痛耐受性高的患者可能仅感到轻微不适,而耐受性低的患者可能体验到更明显的疼痛

瞿利军 主任医师
肘管综合征可以自愈吗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

许树才 主任医师
吃72小时避孕药管几天

72小时避孕药的药效通常覆盖服药后72小时(3天)内的无保护性行为,但实际避孕效果随时间递减,且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研究显示其有效时间可延长至120小时(5天),但需严格遵循用药规范。72小时避孕药以左炔诺孕酮为主要成分,通过抑制排卵、使宫颈黏液变稠阻碍精子穿透及改变子宫内膜环境阻止受精卵着床实现避孕。其核心作用时效为服药后72小时,但药效并非“一刀切”:服药后48小时内抑制排卵效果最佳,72小时后药效逐渐减弱,不过子宫内膜变化仍可能持续阻止受精卵着床至120小时

陈礼全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