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头痛、气促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进行诊断。CT、MRI或主动脉造影可明确缩窄部位、范围、程度、与周围血管关系和侧支血管分布情况,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大动脉炎引起的狭窄。
鉴别诊断
主动脉缩窄需与大动脉炎引起狭窄鉴别。大动脉炎也可能出现头昏、头痛、心悸、上下肢血压差较大、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但其患者发病年龄偏大且多见于年轻女性,有低热史,杂音部位偏低,胸部X线片无典型肋骨下缘切迹,造影示非局限性的不规则狭窄。二者据此可进行鉴别。
基于缩窄部位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的关系分类
1、导管前型(复杂型、婴儿型)
此型比较少见。缩窄位于动脉导管开口的近心端,动脉导管呈未闭状态,并供应降主动脉血液;缩窄范围较广泛,多累及弓部;常合并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和二尖瓣狭窄等。
2、导管后型或近导管型(单纯型、成人型)
此型比较常见。缩窄位于动脉导管远心端或邻近动脉导管,动脉导管多已闭合,较少合并心脏畸形。缩窄段以下第3~7对肋间动脉常与锁骨下动脉分支建立广泛侧支循环。多数患者可活至成年。
闭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肺动脉高压可以通过手术或者是心脑管治疗,就能够达到治愈的效果。这个是一种常见的先天出现的疾病,必须要采取手术治疗,是可以治好的,在没有手术前需要注意观察控制一下肺动脉高压避免出现肺炎的情况。同时可以适当的到户外做一些柔和的运动。
肺动脉压力正常范围通常被定义为在静息状态下,血液流经肺动脉时对其血管壁施加的压力一般保持在20-25mmHg之间,这一指标对于评估心肺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预测肺动脉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至关重要。肺动脉压力是指血液在肺动脉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正常的肺动脉压力有助于维持心肺功能的正常运行,确保血液能够有效地从右心室流向肺脏进行氧合。当肺动脉压力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意味着存在肺动脉高压等心肺疾病的风险。相反,如果肺动脉压力过低,则可能影响血液的氧合和循环,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血管检查的项目包括有血压、脉搏、周围血管征以及血管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