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一旦确诊,应尽快行根治性手术,否则易于夭折。有严重缺氧的患儿,可通过用药保持动脉导管未闭,增加血液交通。

对症治疗

1、严重缺氧

可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或前列腺素E2,以保持动脉导管不关闭,增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交通,改善缺氧。

2、代谢性酸中毒

可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中和过多的酸。

手术治疗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手术方式取决于所伴合并症。

1、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完整,尽早进行大动脉转换术,最佳手术时间是出生后1周-2周,最迟不超过1个月。手术在体外循环的条件下进行。先行肺动脉环缩和体肺分流术,隔天行超声检查心功能,左心功能锻炼效果满意后,再行大动脉转位术。最终纠正主、肺动脉的位置关系。

2、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但无左室流出道梗阻,在出生后1个月内进行大动脉转换术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3、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口梗阻并有严重低氧血症,可以先行体-肺动脉分流,1岁-2岁后再行心外管道术。

4、体、肺循环间交通小的新生儿应迅速进行球囊房隔造口术。

5、伴大型室间隔缺损、早期发生难治性心力衰竭者可做肺动脉环束术。

6、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错位患儿年龄大于2周后,往往由于左心室心肌退化,已不能做大动脉转换术,只能选择心房内转位术。这种手术成功率可达95%以上,但远期极易导致功能性体循环心室衰竭,目前临床已较少采用。

中医治疗

本病在中医中并无特定病名和特异治疗方法,辨证多属气虚、阳虚、血虚、血瘀、痰浊等证,可采用扶正固本的方剂,如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等,提高患儿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以上中医疗法均需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疾病相关 更多»
频繁室性早博胸闷气短怎么回事

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在心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心搏,它通常发生在心脏的室上部。室性早搏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频繁室性早搏,就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造成频繁室性早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和心脏疾病有关,也可能和其他因素有关。一些初步认识到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脏肌肉收缩过早或过强、应激、过度疲劳、咖啡因、药物滥用等。频繁室性早搏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等。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频繁室性早搏并不危险,只是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

赵士超 主任医师
房性早博是永远不能治愈的吗

房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心房提前发生的电活动,导致心脏提前收缩。房性早搏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心脏疾病、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精神压力等。对于房性早搏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潜在的病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观察和监测: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房性早搏,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或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观察早搏的频率和变化

赵士超 主任医师
频发房性早博怎么治疗

频发房性早博是一种心脏疾病,指心脏在心搏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心跳,通常发生在心房,导致心跳过快或者不规律的节律。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晕厥或心力衰竭。频发房性早博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治疗。治疗频发房性早博的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手段。首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来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