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纵隔畸胎瘤主要是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易于切除。若肿瘤继发感染或恶变,手术难度明显增大,甚至难以切除。对肿瘤穿破肺和支气管者,应同时作病肺切除或支气管修复;若为畸胎皮样囊肿,对粘连致密的囊壁,不必强求切除,以免损伤重要结构,可用苯酚等破坏黏膜。肿瘤侵犯大血管,可行姑息切除;若系恶性纵隔畸胎瘤,术后应行放射治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1、传统开胸手术
当肿物较大或胸腔内黏连较重时,需行开胸手术。手术术野暴露良好,开阔清晰,可准确直观地辨认肿瘤与周围邻近神经、血管及组织的关系,完整进行肿瘤切除。但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疼痛明显,术后引流量较多,带管时间长,术后恢复时间长。
2、微创手术
(1)胸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视野清晰,手术范围涉及广,除了巨大肿物及严重肺部粘连外,绝大多数良性纵隔畸胎瘤的切除均可经胸腔镜完成。
(2)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对于界限不清、形状不规则的肿物更具有优势。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价格昂贵以及达芬奇机器人设备在国内少数几家医院拥有,国内医院普及率较低等原因,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研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放化疗
恶性纵隔畸胎瘤,术后应行放射治疗、化疗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
以中药补益气血、调理脏腑,配合化疗、放射治疗或手术后治疗,可减轻毒副作用。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淋巴瘤是否会影响终身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部分惰性淋巴瘤患者可能终身病情稳定,而侵袭性淋巴瘤若不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生长缓慢,早期患者若无症状且肿瘤负荷低,可暂不治疗,定期观察即可,部分人可能长期带瘤生存甚至终身病情无进展。但侵袭性淋巴瘤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进展,危及生命。此外,霍奇金淋巴瘤早期经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较高,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