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瓣膜病变的病因较多,大致分为风湿性和非风湿性两大类,其中以风湿性最常见。此外,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也可引起本病。多数联合瓣膜病变为单一病因,少数为多种病因引起。
1、风湿性
联合瓣膜病变的最常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近一半患者有多瓣膜损害。
2、非风湿性
(1)退行性变(黏液样变)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及医疗条件的改善,退行性变引起的联合瓣膜病比例明显上升,成为联合瓣膜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2)感染性心内膜炎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以侵及左侧心瓣膜多见,常常先侵及一个瓣膜(以主动脉瓣最常见),若未及时得到诊治,然后随着病情发展再侵及另一瓣膜(如二尖瓣)。
(3)其他
①一些主要引起单瓣膜病变的因素也可引起联合瓣膜病变,如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也可合并二尖瓣环的钙化或扩大,侵及二尖瓣环和瓣叶,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②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性高甲状旁腺素症、放射性损伤、外伤、沃纳综合征以及厌食性减肥药物等,也可引起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病变。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可存活10年以上,部分人甚至能达到20年或更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生存期受多重因素影响。比如人工瓣膜类型的选择至关重要,机械瓣膜耐久性强,理论上可终身使用,但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增加了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风险;而生物瓣膜虽无需长期抗凝,但其使用寿命通常为10-15年,年轻患者可能面临二次手术的风险。其次,术前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是重要预测指标,若术前已存在严重心力衰竭或不可逆的心肌损伤,术后恢复效果可能受限,死亡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