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瓣膜病变
联合瓣膜病变的症状

联合瓣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损瓣膜的组合形式和各瓣膜受损的相对严重程度。一般二尖瓣病变的临床症状较早出现,且常因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而加重;主动脉瓣病变的症状出现较晚,且常因合并二尖瓣病变而减轻甚至被掩盖。患者常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咯血、腹胀、黄疸等症状。

典型症状

1、气短、呼吸困难

是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病变最常见的症状,因肺静脉淤血和高压、肺间质水肿而引起。

2、心悸

心悸也是较常见的症状,因心律失常和心脏搏血功能增强所致。

3、咳嗽、咯血

患者还可有咳嗽、咯血。轻者痰中带血,重者可发生大咯血,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可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4、疲劳、乏力和多汗

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病变为主的患者因心排血量减少不足,常见疲劳、乏力和多汗。

5、心绞痛、心律失常

主动脉瓣严重狭窄或关闭不全患者,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见心绞痛症状,甚至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而猝死。

6、眩晕和晕厥

主动脉瓣狭窄限制了体位改变时的反射性心排量增加,导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眩晕和晕厥常在劳动后或体位突然改变时(如突然从蹲坐位立起)发作。

7、其他

当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影响三尖瓣和右心的功能,从而出现右心功能不全和三尖瓣病变的症状,如食欲碱退、腹胀、肝大、黄疸、下肢水肿等。

并发症

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并左房血栓形成者,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瓣膜赘生物者,可因左房血栓或赘生物脱落引起脑栓塞和肢体偏瘫表现。

疾病相关 更多»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寿命一般多少年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可存活10年以上,部分人甚至能达到20年或更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生存期受多重因素影响。比如人工瓣膜类型的选择至关重要,机械瓣膜耐久性强,理论上可终身使用,但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增加了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风险;而生物瓣膜虽无需长期抗凝,但其使用寿命通常为10-15年,年轻患者可能面临二次手术的风险。其次,术前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是重要预测指标,若术前已存在严重心力衰竭或不可逆的心肌损伤,术后恢复效果可能受限,死亡率相对较高

朱鹏 副主任医师
颈椎退行病变可不可怕

颈椎退行病变一般是不可怕的。尽管可能导致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等不适症状,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缓解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颈椎退行病变并不可怕的原因在于,它并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其进展通常较为缓慢,且症状多样,个体差异大。许多患者可能终身只有轻微的症状,或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就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此外,现代医学对于颈椎退行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到手术治疗,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王健 主任医师
乳腺囊性的病变是什么意思

乳腺囊性病变,是指乳腺组织内部出现的含有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状结构异常病变,它通常是由于乳腺小叶退化过程中形成的微小囊肿扩大所致。乳腺囊性病变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引起明显的肿胀、疼痛或感染,且大部分是在常规乳腺彩超检查时偶然发现的。这些囊肿的体积如果较小,且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可以暂时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囊肿在复查过程中逐渐增大,或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影响了正常生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乳腺囊肿切除手术。手术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具体取决于囊肿的大小和位置

李顺荣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