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瓣膜病变
联合瓣膜病变的治疗

治疗原则

联合瓣膜病变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方法。非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防治主要脏器的继发性功能障碍,以及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提高患者的自身营养状态等为手术创造条件;而手术治疗置换或修复病变的瓣膜,可彻底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打破心肺功能损害的恶性循环,是联合瓣膜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1、强心药物

如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可继续服用至术前日。心力衰竭明显者,常可应用小剂量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持续或间断静滴以利心功能的改善。

2、利尿药物

有明显体内水钠潴留或心力衰竭症状患者,可口服或静注氢氯噻嗪等利尿剂治疗。治疗期间应定期测定电解质和体重,保持电解质正常(主要是钾、镁)和体重先降后稳。若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可间歇输入少量血浆或人体白蛋白,以利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强利尿效果。

3、血管扩张剂

以急性关闭不全为主的双瓣膜病变患者,术前进行硝普钠或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是术前治疗纠正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一般无心力衰竭或高血压的患者,术前准备不必常规口服血管扩张药。

4、抗凝血药物

合并心房颤动或冠心病患者,可服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但必须注意手术前及时停服,改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手术治疗

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性质、程度和组合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瓣膜成形或置换手术。

疾病相关 更多»
胆囊息肉样病变需要治疗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一种良性疾病,通常不需要治疗。如果病变导致症状或并发症,治疗则是必要。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胆囊壁上出现的类似息肉的突起物,通常是由于胆囊黏膜上的细胞增生引起。如果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大小超过1厘米,那么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因为较大的息肉容易发生恶变,而且手术切除后对患者的恢复也比较快。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多个胆囊息肉样病变,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因为多个息肉的存在增加了恶变的风险。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胆结石、胆囊炎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高君 主任医师
心脏换瓣膜是大手术吗有危险吗

心脏换瓣膜通常是大手术,有一定的危险。心脏换瓣膜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利用人工瓣膜替换原有的病变瓣膜。该项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并进行体外循环,且需要让患者的心脏处于停跳状态下进行手术,其创伤比较大,并发症比较多,所以属于大手术。如果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生医生操作不当,或者患者本身体质比较弱,以及本身存在基础疾病等情况,有可能会出现麻醉意外,并发感染、大出血、心衰、猝死等危险情况。虽然心脏换瓣膜属于大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吴彦 主任医师
腰椎退行性变病变怎么治疗

腰椎退行性病变可予以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根据出现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1、一般治疗:如果患者症状不严重,只是单纯出现轻微的腰部不适,建议适当卧床休息,短时间内避免过度劳累或重体力劳动。2、药物治疗:如果出现腰部疼痛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内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能够起到镇痛的作用。3、物理治疗:患者也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改善肌肉痉挛的情况,有助于病情恢复

李岩峰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