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热
回归热的病因

人被感染回归热螺旋体的虱或蜱叮咬后,会被传染。螺旋体进入人体后,会产生大量包括内毒素样物质等在内的代谢产物对人体造成损伤。

基本病因

1、回归热螺旋体的性质回归热螺旋体为疏螺旋体属,以虱为传播媒介的包柔螺旋体仅有一种,为回归热包柔螺旋体。以蜱为传播媒介的包柔螺旋体有10余种,亚洲和中国为波斯包柔螺旋体及拉迪什夫包柔螺旋体等。回归热包柔螺旋体具有内毒素样活性。含有类属抗原和特异性抗原。其最大的特点是体表抗原极易变异。回归热包柔螺旋体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离体组织中,0~8℃环境下存活7天;在凝血块中0℃至少存活100天。但对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在56℃时30分钟即可杀灭。

2、致病机制

(1)回归热的发热和中毒症状与螺旋体血症有关。其发作及间歇之“回归”表现与机体免疫反应和螺旋体体表抗原变异有关。

(2)螺旋体通过皮肤、黏膜到达淋巴及血液循环。皮损局部可出现皮疹和痒感。在血循环中迅速生长繁殖,产生大量包括内毒素样物质等在内的代谢产物,导致发热和毒血症症状。螺旋体及其代谢产物能破坏红细胞和损伤小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激活补体、活化凝血因子等。导致溶血性黄疸、贫血、出血性皮疹及严重的腔道出血。

(3)当人体针对螺旋体产生以免疫球蛋白为主的特异性抗体如溶解素、凝集素等后,螺旋体即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被吞噬和溶解,并从周围血中消失,高热骤退,转入间歇期;但血中病原体并未完全被杀灭,故仍具传染性。

(4)少数抗原性发生变异的螺旋体隐匿于肝、脾、骨髓、脑及肾等脏器中,逃避了机体的免疫清除,经繁殖并达一定数量再次入血,引起发热等临床症状,但较前次为轻。

(5)每次回归发作,螺旋体的抗原性均有变异,变异的抗原性又导致新的免疫应答,如此多次反复,引起发热间歇表现的回归热。复发次数愈多,产生特异性免疫范围愈广,病原体抗原变异范围愈加有限直至其抗原变异不能超越特异免疫作用的范围时,终将螺旋体消灭。

危险因素

1、生活条件差,周围环境卫生不良。

2、个人卫生不良。

3、爱好野外冒险及在野外工作。

相关解析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感染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特征性回归热是什么原因

它主要是由回归热螺旋体虫媒传播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传染性疾病,它的传染性还是比较高的,主要特点就是周期性的高热伴随一些全身疼痛的情况,有的时候还会有肝脾肿大和出血的一个倾向,其实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危险的,所以发现之后要及早的治疗,以免对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鼻流清涕是风寒还是风热

鼻流清涕多见于风寒感冒。中医认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肺气失宣,津液凝滞,导致鼻窍不通,出现流清涕症状,同时常伴有怕冷、轻度发热、头痛、无汗等表现。不过,鼻流清涕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需综合判断。风寒感冒初期,人体卫阳被遏,正邪交争,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此时,鼻腔黏膜受风寒刺激,分泌物增多且质地清稀,像清水一样。治疗上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中成药,或饮用生姜红糖水,帮助驱散体内风寒之邪。但鼻流清涕并非风寒感冒所特有

杨海弟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