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热
回归热的症状

在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回归热患者可逐渐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疼、肌肉疼、乏力、呕血、黑便、抽搐等症状,退热之后又会反复发热。

典型症状

1、虱传回归热潜伏期为1~14天,平均为7~8天,个别可长达3周。

(1)前驱期1~2天,可有畏寒、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及眩晕等前驱症状。

(2)发热期多数患者起病急骤,最初有畏寒、寒战,数小时后体温达38℃左右,伴有剧烈头痛及四肢、背部肌肉疼痛。1~2天内迅速高达40℃左右,呈稽留热,少数为弛张型或间歇型。剧烈头痛及全身肌肉骨骼疼痛为本病突出症状,尤以腓肠肌为著。部分患者可有鼻出血。高热期间还可出现谵妄、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面部及眼结膜充血、呼吸次数增加、肺底闻及啰音、脉快,可有奔马律及室性过早搏动,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也非罕见。约半数以上的病例脾脏明显增大,约2/3的病例肝脏肿大伴压痛,重症病例可出现黄疸。淋巴结可肿大。皮肤有时出现一过性点状出血性皮疹。少数病例可发生DIC。高热一般持续6~7天。后体温下降,并伴有大量出汗,呈虚脱状态。血中螺旋体也常于退热前消失。

(3)间歇期随着体温骤降,出汗甚多,患者除感觉虚弱外,症状减退或消失,但皮肤苍白,体温常低于37℃,其或低于35℃。约经4~8天逐渐恢复正常体温。

(4)复发期经7~9天的无热间歇期后,患者先出现低热,体温下降后又复上升,初发期的各种症状又重复出现。复发期发热的期限大致和第一次无热期相近,如以后再次复发,则发热期逐渐缩短而无热间歇期则愈见延长。一般在体温重复上升之前,血中即可再次出现螺旋体,但其数量常较初发期为少。

2、蜱传回归热潜伏期4~9天(2~15天)。临床表现与虱传回归热基本相同,但较轻。发病前在蜱叮咬的局部有炎症改变,初为斑丘疹,刺口有出血或小水疱,伴痒感,局部淋巴结可肿大。肝、脾增大较虱传回归热为少且缓慢。复发次数较多,大多发作2~4次。

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还可有虹膜睫状体炎、中耳炎、关节炎,偶见脑炎、脑膜炎及脾破裂出血等。

相关解析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感染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特征性回归热是什么原因

它主要是由回归热螺旋体虫媒传播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传染性疾病,它的传染性还是比较高的,主要特点就是周期性的高热伴随一些全身疼痛的情况,有的时候还会有肝脾肿大和出血的一个倾向,其实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危险的,所以发现之后要及早的治疗,以免对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热议!蝼蛄的壮阳功效,到底是真是假?

🌿💪在众多传统药材中,蝼蛄这个名字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然而,在民间传说中,蝼蛄却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功效——壮阳。那么,蝼蛄真的有壮阳效果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蝼蛄。蝼蛄是一种昆虫,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在中医理论中,蝼蛄被认为具有利水消肿、解毒等功效。💊蝼蛄的药用价值蝼蛄在中医中确实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秦敏 主任中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