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性眩晕
位置性眩晕的治疗

治疗原则

患者应避免能激发眩晕的位置,先行体位、复位及药物治疗等,必要时再行手术治疗。中枢性位置性眩晕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虽然不能使耳石复位,但可以改善症状。

1、前庭抑制剂如异丙嗪、桂利嗪等,此类药物属于选择性钙拮抗剂,可以改善脑微循环及神经元代谢,抑制脑血管痉挛。

2、其他如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可改善内耳微循环。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前庭神经切断术、壶腹神经切断术、后壶腹神经切断、半规管阻断术等。

其他治疗

1、前庭康复训练前庭康复训练通过中枢适应和代偿机制提高患者前庭功能,减轻前庭损伤造成的后遗症,可作为耳石复位的辅助治疗手段。

2、体位疗法每日固定在诱发体位上进行长期反复锻炼,久而久之即可适应该体位,而不再有眩晕感。眩晕严重者,可在鼓室注射硫酸链霉素和利多卡因来缓解不适症状,循序渐进进行锻炼。

3、复位疗法复位疗法又分为手法复位和耳石复位仪复位两种,其中手法复位更为常用,耳石复位仪复位手法复位操作困难的患者。临床常用的手法复位方法有:

(1)Epley法:是目前治疗后半规管BPPV最常用的手法。该法通过依次改变患者头位,使耳石在重力作用下移动,从后半规管排出。

(2)Lempert法:又称Barbecue翻滚法,用于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

相关解析
袁俊丽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邯郸市第一医院

位置性眩晕怎么治

位置性眩晕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需要配合医生通过阻滞剂进行治疗,具体的用药种类和用药量需要配合医生。出现眩晕以后一般会引起头晕目眩的症状,需要做好摔倒的预防工作,并且要观察自身的恢复状况,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胆碱能性荨麻疹中医辨证论治

胆碱能性荨麻疹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多认为其发病与体内阴阳失衡、腠理不固、热邪内蕴或气血失调相关,临床常见以下证型及治法:1.风热犯表证:辨证要点是遇热、运动、情绪激动后皮肤出现风团,色红,伴瘙痒、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需疏风清热,解表止痒。常用方药有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蝉蜕、知母、石膏、牛蒡子等)。2.卫表不固证:辨证要点是风团反复发作,稍动即汗出,平素易感冒,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需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王霞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