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原则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该病的早期治疗方法或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而手术治疗可改善或解除髂静脉压迫,改善下肢静脉循环。

对症治疗

通过抬高患肢、进行踝关节及小腿的无张力运动、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充气加压治疗等可以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患者下肢水肿及静脉曲张的症状。

药物治疗

1、静脉活性药物

静脉活性药物能够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管通透性,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缓解患者下肢酸胀、沉重、疼痛和肿胀等症状。静脉活性药物包括黄酮类(如地奥司明片)、七叶皂苷类(如七叶皂苷钠)、香豆素类(如草木犀流浸液片)等。

2、抗凝药

常用有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可用于预防或治疗下肢血栓。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

手术治疗

1、静脉成形术

局限的髂总静脉阻塞可以行静脉切开、异常结构组织切除。但是这一类型手术不能解除压迫,不能消除急性静脉血栓形成的不良因素。

2、静脉转流术

针对存在血栓和(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双股间的静脉交叉转流术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一类手术在术后有移植物血栓产生的风险。

3、髂静脉松解和衬垫减压术

适用于左髂总静脉受压而腔内正常的患者,经过手术后患者静脉受压可被解除。

4、髂动脉移位术

右髂总动脉移位是另一种解除髂静脉压迫的方法,但是该手术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

5、介入治疗

近期发展起来的静脉内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对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其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该方法能改善患者预后,但是患者术后应长期随访,观察支架是否脱落及髂静脉的通畅情况。

相关解析
许雪峰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髂静脉压迫必须手术吗

并不是所有的髂静脉压迫都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一般症状轻微的髂静脉压迫可以在监测的情况下进行保守的治疗,比如抬高患肢、穿减压弹力袜以缓解症状,同时使用一些抗凝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对于髂静脉压迫合并左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一旦确诊以后则应该在早期清除血栓并且针对髂静脉压迫原发病进行手术或者介入治疗,比如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髂静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

观看语音
秦建辉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 鹤岗市人民医院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怎么治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应行介入治疗。通常患者应放置髂静脉支架,以解决髂静脉压迫症状。临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紧绷、光亮等症状。因为髂静脉受压后,会导致下肢静脉血回流受阻。因此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解决静脉回流问题。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梨状肌综合征是单侧还是双侧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许树才 主任医师
肘管综合征可以自愈吗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

许树才 主任医师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是小手术吗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属于相对常见的外科手术,虽手术风险和创伤因术式不同有所差异,但整体可视为中等难度手术,不能简单归为小手术。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目的是结扎异常扩张的静脉,改善睾丸血液回流,术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及显微镜下手术。传统开放手术切口较大,损伤相对明显;腹腔镜手术需在腹腔内操作,存在损伤腹腔脏器风险;显微镜下手术虽创伤较小、精准度高,但对技术要求高。无论哪种术式,均需在麻醉下进行,存在出血、感染、精索动脉损伤等风险,且术后需一定恢复期

杨文涛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