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损伤
动脉损伤的治疗

治疗原则

动脉损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止血,同时进行适当的输血、清创、药物治疗、手术等处理。急性期治疗

有条件应在损伤发生后进行现场急救止血。

1、如创口较小可手指或纱布加压止血,常用于肢体和颈部血管损伤止血。

2、肢体动脉损伤尽量应用局部填塞压迫止血;止血带止血时间不宜太长,应间断开放,避免加重肢体缺血。

3、急救室止血通常以填塞和包扎为主要手段,如伤口较浅、损伤血管易暴露且出血难以控制时,也可寻找出血动脉予以钳夹止血。

一般治疗

1、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输液、输血,维持患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维持血容量,纠正休克。

2、适当固定患肢,避免发生继发性血管损伤。

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如有必要医生也可能会适当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比如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氧氟沙星等。对损伤严重的患者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

手术治疗

1、清创术

清除血块、坏死组织及异物,控制伤口出血,使污染伤口变为清洁伤口。

2、血管手术

(1)直接缝合或修补术,适用于动脉部分断裂的患者。

(2)如动脉损伤严重或完全断裂,可切除损伤血管作血管端端吻合。

(3)如动脉修正后缺损较长,可用人造血管或自体血管移植(大隐静脉倒转吻合或取小段动脉吻合)。

(4)对于非重要动脉损伤,也可选择血管结扎处理,应确保结扎后肢体不致坏死。

其他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止血方式。

1、指压法

用手指压住动脉经过骨骼表面的部位,以达到止血目的。此法是应急措施,四肢动脉有侧支循环,指压法效果有限,而且不能持久。常用指压法止血部位有颈总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及股动脉等处。

2、加压包扎法

体表及四肢伤出血均可采用,包扎压力要均匀,包扎范围应较大。

3、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多用于肘关节以下的出血,在无骨关节损伤时应用。

4、止血带

止血带法只用于四肢伤大出血。使用止血带有一定的风险以及要求,使用及松解止血带均应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5、填塞止血法

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大型敷料加压包扎。

6、结扎法

将受损动脉结扎。

相关解析
孙嘉梅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鹤岗市人民医院

足背动脉损伤的处理是什么?

足背动脉损伤的处理应先进行消毒清洗。在工地发生脚受伤和出血,由于周围环境不干净还有金属等,很容易引起病毒感染。现在伴有渗出的血液和脓液分泌物,伤口很可能已经感染了。建议尽快去医院进行清创治疗,同时应进行抗炎药治疗,一定要要注意保持脚的清洁卫生。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脐动脉血流sd正常值

脐动脉血流SD值的正常值与孕周相关,一般中孕期SD值不超过4.0,晚孕期逐渐下降,36-40周时SD值应≤3.0。SD值是脐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反映胎盘血管阻力和胎儿供血情况。随着孕周增加,胎盘血管逐渐发育完善,阻力降低,SD值也随之下降:孕24周时平均值约3.5,上限不超过4.0;孕30周后应<3.5,36-40周时正常应≤3.0。若SD值升高,可能提示胎盘功能不良、脐带异常或胎儿缺氧,需结合胎心监护、胎动情况及其他超声指标综合判断

高羽 主任医师
颈动脉斑块多少mm算严重

颈动脉斑块厚度≥1.5mm或造成管腔狭窄>50%时需引起重视,属于较严重情况。判断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需综合考虑斑块厚度、性质和狭窄程度。通常斑块厚度≥1.5mm或管腔狭窄>50%提示风险增加,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更容易引发血栓。超声检查中,斑块厚度>3.0mm或狭窄≥70%属于高危,需积极干预。此外,若斑块进展迅速或伴随脑缺血症状,即使未达上述标准也应警惕。总结:颈动脉斑块≥1.5mm或狭窄>50%需加强管理,不稳定斑块或快速进展者更应积极治疗。

王艺东 主任医师
动脉硬化能恢复过来吗

动脉硬化通常无法完全恢复,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延缓进展、稳定病情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核心病理改变如脂质沉积形成的粥样斑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的管腔狭窄,以及老年退行性病变引发的弹性纤维断裂,均具有不可逆性。这意味着已硬化的动脉难以通过现有医疗手段恢复至正常结构。尽管无法逆转,但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药物治疗是关键手段,他汀类调脂药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斑块形成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左冠状动脉钙化是什么意思

左冠状动脉钙化是指在心脏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左冠状动脉的管壁存在钙质沉积的现象。左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左心室血液的主要血管,其钙化通常意味着血管壁发生了硬化和老化,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有关。在影像学检查中,左冠状动脉钙化会表现为血管壁上的高密度影,这是钙质沉积在X光下的典型表现。左冠状动脉钙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多数左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症状,钙化本身也不一定会立即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李晋新 主任医师
相关手术 更多»
疾病专区 更多»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