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临床上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是通过无痛性的、进行性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眼睑隆起、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结合头颅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并排除眼眶神经鞘瘤、眼眶炎性假瘤、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眼眶淋巴瘤等疾病。

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

眼球突出是临床上首先出现的症状,因其生长缓慢,往往被偶然发现。一般患者视力正常,晚期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甚至眼球运动障碍。肿瘤位于前部的患者可以导致眼睑隆起。肿瘤位于眶尖部,早期可出现视力减退和视乳头萎缩。

2、体征

(1)位于眶前部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透过皮肤或结膜可见紫红色肿物,触及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有弹性,可推动,眼球向一侧移位。

(2)肿瘤压迫眼球时,眼底可见脉络膜视网膜皱褶。

(3)眶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可见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萎缩;肿瘤较大时可出现眼球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

(1)海绵状血管瘤在超声检查中具有特殊的声像表现,对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具有重要意义。

(2)头颅X线检查、头颅CT检查及头颅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鉴别诊断

1、眼眶神经鞘瘤

两者均有眼球进行性突出、视力下降的表现。眼眶神经鞘瘤的超声检查显示肿瘤内发生液化,相应部位可见无回声区,部分可见分支血管血流信号,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超声检查时,肿瘤内缺乏彩色血流信号。

2、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炎性假瘤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伴有眼睑红肿疼痛等特征,可发生在眼的任何部位,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眼球突出为慢性、进行性的表现,一般不伴有眼睑的红肿疼痛,通过超声检查可以鉴别。

3、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

发生在眼眶外上方的泪腺区,因肿瘤质地较硬,常引起局部骨质凹陷,在超声上表现为肿瘤厚后界向后突出,这是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不具备的超声特征。可通过超声检查对二者进行鉴别。

4、眼眶淋巴瘤

两者均会出现眼球的突出、视力下降等。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中青年,主要累及肌锥内,眼眶淋巴瘤多见于老年人,以泪腺肿块多见,可见结膜下粉红色扁平肿物。超声检查可以可以鉴别。

疾病相关 更多»
黄斑瘤什么意思

黄斑瘤,这一术语涵盖了眼部和皮肤两种不同类型的瘤样病变。眼部黄斑瘤影响视网膜黄斑区,可能威胁视力;皮肤黄斑瘤则是皮肤表面的良性肿瘤,主要影响美观。眼部黄斑瘤,作为视网膜的一种病变,其成因复杂,可能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遗传因素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有关。患者常出现视力模糊、中央视觉丧失等症状,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治疗眼部黄斑瘤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可能涉及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手术等多种方法。皮肤黄斑瘤则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的黄色或橙色扁平肿块,由脂肪组织积聚而成

王帅 副主任医师
非典型鳞状细胞是炎症吗

非典型鳞状细胞不一定是炎症。非典型鳞状细胞是宫颈细胞学检查中常见的一种结果。这种细胞指的是在检查过程中观察到的鳞状上皮细胞具有一些异常的形态学特征,但这些变化尚未达到典型的恶性细胞变化标准。非典型鳞状细胞的出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炎症反应是一个可能的原因,如宫颈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当宫颈或阴道受到炎症的刺激时,上皮细胞可能会出现异常增生和形态学改变,从而在细胞学检查中表现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此时,患者可能会伴随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阴道出血、腹痛等宫颈炎症相关症状

江燕萍 主任医师
胃间质瘤是什么性质的瘤

胃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属于交界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可能发生于胃部以外的肠道部位,如小肠、结直肠等。胃间质瘤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亚硝胺、多环芳烃等,可能导致胃黏膜细胞受损,进而引发肿瘤。再比如遗传性基因突变,如KIT基因、PDGFRA基因等异常,也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从而引发胃间质瘤。胃间质瘤的症状多样化,可能包括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出血、贫血、恶心和呕吐以及胃肠道梗阻等

尤长宣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