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针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此外,如血小板数超过1000×109/L,伴显著出血或血栓栓塞等表现,可做血小板清除(单采)处理,症状迅速缓解,如血小板计数过高,可酌情应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等抗血小板聚集药,对预防血栓性并发症具有一定助益。

对因治疗

1、感染

治疗原发疾病是关键,如肺炎,可根据经验及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若无诱发血栓形成的因素,则不建议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

2、贫血

如缺铁性贫血要积极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并进行铁剂的补充治疗。

3、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的分期及敏感性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合适的方法。

4、严重多发伤

对于此类患者,创伤后脾切除、较长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使用刺激骨髓造血药物等因素可能诱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可能增加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因此对于存在动脉血栓风险患者可考虑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5、药物导致的血小板增多

治疗上首先需停用可疑药物,无替代治疗药物则可减量使用。

6、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过敏性紫癜,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急性期治疗

如血小板数超过1000×109/L,伴显著出血或血栓栓塞等表现,有条件时可做血小板清除(单采)处理,即通过细胞分离机将血中的血小板分离出来,症状迅速缓解。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凝聚药:

1、阿司匹林

低浓度的阿司匹林能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进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2、双嘧达莫

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相关解析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血液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吃什么药?

对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通常可以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具如果药效效果不是很明显,可以考虑用血小板单采机采集过量血小板,并注意平时饮食清淡。患者还需要大量的饮温水,多吃新鲜蔬菜,少吃油腻、油炸食品等食物,还需要防止过量摄入益气的食物。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毛周角化症可以自愈吗

毛周角化症通常无法自愈,但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或护理改善而减轻。毛周角化症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以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为特征,常见于上臂外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冬季症状加重,夏季缓解。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约50%-7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细胞代谢异常,这种遗传倾向难以通过自身调节逆转。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紊乱、皮肤干燥及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能加重病情。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直接导致毛囊上皮角化异常,而干燥环境或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进一步刺激角质增生

胡云峰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全血黏度
全血黏度

全血黏度是一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指的是血液流动时,包括血浆以及所有血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