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指由于EB病毒感染儿童机体引起的以淋巴系统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小儿传染性疾病,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群,是一种普遍感染人类的病毒,具有潜伏性和转移性,容易侵犯淋巴细胞,导致单核-巨噬细胞急性增生。患儿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EB病毒进入口腔后,主要累及咽部上皮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NK细胞。EB病毒在咽部细胞中增殖,导致细胞破坏,引起扁桃体炎和咽炎症状,局部淋巴结受累...
查看更多»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潜伏期一般为5~15天,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呈多样性,多数患者有乏力、头痛、畏寒、鼻塞、恶心、食欲减退、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发病期的典型表现包括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查看更多»治疗原则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目前临床上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由于轻微的腹部创伤就有可能导致脾破裂,有脾大的患者2-3周内应避免与腹部接触的运动。并可使用抗病毒等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发生...
查看更多»电话:043185612222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71号
电话:0108832666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地址:总院: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北院:嘉定区嘉定新城中心区(马陆镇)希望路999号;远洋分院: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174号
地址:总院:苏州市平海路899号;十梓街院区:苏州市十梓街188号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46号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大多是因为感染了EB病毒所引起的,大多具有自限性,可以做EB病毒检测明确。对EB病毒感染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一般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对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果并发有细菌感染要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相应治疗。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一般可以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尤其是在缓解抑郁伴随的焦虑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请注意,其疗效可能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且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作为一种抗焦虑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展现出一定的辅助作用。它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脑内5-羟色胺再摄取的过程,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此外,该药物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紧张情绪,这些都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EB病毒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人疱疹病毒,只有B淋巴细胞才有EB病毒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