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黄疸、茶色小便、脾大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涂片、血生化、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OFT)、伊红-5-马来酰亚胺(EMA)结合试验、二代基因测序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对于无明确家族史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临床上最容易与AIHA发生混淆。AIHA是一种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外周血涂片也可见球形红细胞,但贫血程度与脾大多不对称,且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阳性常可鉴别。少数AIHA患者可呈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阴性,可借助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Ig密度以资鉴别。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

G-6-PD缺乏症在我国南方多见,常见有蚕豆病、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呈发作性,多能找到诱因,病程多有自限性。测红细胞G-6-PD活性降低和Heinz小体生成试验阳性可以较好地鉴别。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类型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根据患者血红蛋白、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溶血相关指标,分为轻型、中间型、中重型和重型4种临床类型。

疾病相关 更多»
儿童面部抽动症挂什么科

儿童面部抽动症可以挂神经内科、儿科、神经外科、心理科或中医科。1、神经内科:儿童面部抽动症可能与面肌痉挛、局灶性癫痫、多发性抽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神经内科医生能够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等手段,准确判断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儿科:儿科医生可对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排查其他可能导致面部抽动的全身性疾病,如感染、代谢性疾病等。3、神经外科:若面部抽动是由脑部肿瘤、血管畸形等结构性问题引起,神经外科医生可进行评估和手术治疗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一般可包括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

细胞平均体积指的是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属于血常规中检查中的一项,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