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滞血症是多种疾病的一种共有表现,主要是由于血浆成分异常所致,临床上常见的能引起高粘滞血症的疾病包括慢性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
基本病因
1、血浆成分异常
(1)如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上升;
(2)如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引起了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血液中相关抗体,或免疫球蛋白含量异常升高。
2、血细胞数量异常增多
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和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导致了患者体内血细胞过度增生。
3、血细胞聚集性升高
由于某种因素导致了患者体内的红细胞或血小板异常,聚集性增高,从而阻塞血管,形成了血栓。
4、血细胞变形性减弱
由于镰刀形红细胞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导致了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发生了机构异常,缺乏可变性,难以调整形态,从而引起流动性降低。
危险因素
1、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
2、长期吸烟。
3、患有血管疾病。
4、新生儿缺氧。
乳糜血本身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大病”,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需高度重视并积极管理。乳糜血是指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导致血浆呈现乳白色或混浊状,通常与高脂血症、代谢紊乱相关。它本身并非独立疾病,而是血脂异常的体征,但往往提示心血管疾病、急性胰腺炎等潜在风险。若长期放任,可能因血管堵塞或胰腺损伤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乳糜血更像是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必要时药物干预等措施,降低健康风险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