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什么是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发病部位:血液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血液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发热、出血
  • 注意事项:
什么是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因引起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并产生冷抗体或温抗体,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攻击红细胞导致红细胞过早破坏,继而引起的溶血性疾病,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等结缔组织疾病或冷凝集素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简述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分几类 更多»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分类,首先根据其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次,也可以根据自身抗体和红细胞结合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分为冷抗体型、温抗体型以及混合型。另外,可以根据红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可以分为自身抗体阴性型、自身抗体阳性型。另外,其的主要症状是贫血。

相关解析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普内科 济宁市中医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该怎么办

该病是由于免疫功能发生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的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治疗的时候,首先是要针对病因的治疗,寻找原发病,治疗原发病。溶血发作的时候要控制溶血的发作,首选糖皮质激素,有效率在80%以上。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作用主要是减少自身抗体的形成以及抗原抗体反应,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红细胞的破坏。

观看语音
相关医生 更多»
蔡耘

蔡耘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普通儿科

擅长: 儿童血液病及实体肿瘤诊断及治疗(包括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

相关医院 更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电话:0108832666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电话:021-34186000(总机...

地址:总院: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北院:嘉定区嘉定新城中心区(马陆镇)希望路999号;远洋分院: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174号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电话:021-63240090(本部...

地址:北部上海市虹口区海宁路100号;南部上海市新松江路650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 医院总机:0371-6691...

地址:河医院区: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郑东院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与龙翔七街交叉口郑州大学一附院东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电话:主院区:027-8366555...

地址:主院区: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光谷院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501号,位于东三环线与光谷三路之间,光谷生物城斜对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市蔡甸区新天大道288号

相关视频 更多»
药物相关性溶血性贫血如何治疗?医生揭秘3大关键措施

饶进 主任医师 血液科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疾病相关 更多»
胆碱能性荨麻疹中医辨证论治

胆碱能性荨麻疹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多认为其发病与体内阴阳失衡、腠理不固、热邪内蕴或气血失调相关,临床常见以下证型及治法:1.风热犯表证:辨证要点是遇热、运动、情绪激动后皮肤出现风团,色红,伴瘙痒、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需疏风清热,解表止痒。常用方药有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蝉蜕、知母、石膏、牛蒡子等)。2.卫表不固证:辨证要点是风团反复发作,稍动即汗出,平素易感冒,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需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王霞 副主任医师
肺癌病人吃什么好提高免疫力

肺癌病人可通过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来提高免疫力。一、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免疫功能的重要营养素。肺癌患者可多吃瘦肉、鱼类、禽类、豆类及其制品、蛋类、奶制品等。这些食物中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身体合成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质,增强机体抵抗力。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1、维生素A:能够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对呼吸道黏膜的修复和保护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肺部的防御能力。肺癌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奶类、胡萝卜、菠菜、南瓜等

吴汉生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血凝试验
血凝试验

血凝试验又称为Coombs试验,是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一种的方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