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什么是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 发病部位:血液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血液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寒战、腰痛、呕吐、蛋白尿
  • 注意事项:
什么是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职业因素或意外接触砷化氢引起的砷中毒,导致红细胞过早破坏,继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砷化氢是一种具有极强毒性的工业废气,当砷金属物质遇到潮湿空气或水时可产生砷化氢,进入人体后可进入血液引起砷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溶血,因红细胞大量破坏而出现贫血。

相关医生 更多»
刘晓力

刘晓力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血液科

擅长: 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层诊断,以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评估预后及指导个体化...

相关医院 更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电话:043185612222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71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电话:0108832666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电话:021-34186000(总机...

地址:总院: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北院:嘉定区嘉定新城中心区(马陆镇)希望路999号;远洋分院: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174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0512-65223637(总...

地址:总院:苏州市平海路899号;十梓街院区:苏州市十梓街188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总机:0571-872361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79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电话:022-23909999(总机...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疾病相关 更多»
红花油消肿的正确用法

红花油通过清洁患处、适量涂抹并按摩吸收,可有效缓解各种肿胀症状,深受患者喜爱。这是常用的中药外用药物,具有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红花油消肿的正确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清洁患处:在使用红花油之前,务必先用温水和温和无刺激的肥皂轻轻清洗患处,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确保患处清洁干燥。这一步骤可以有效避免外界细菌感染,为红花油的有效吸收创造良好的环境。2.适量涂抹:取适量红花油倒在手掌心,用手指沾取并轻轻涂抹在肿胀部位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降血压的最佳饮料是什么

降血压的最佳饮料并非单一饮品,而是多种具有辅助降压功效的饮品结合日常保健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饮用绿茶、菊花茶、山楂水、豆浆等。1.绿茶: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改善血管功能的作用。茶多酚能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适量饮用绿茶,有助于血压控制,但需避免过量导致咖啡因摄入过多。2.菊花茶:菊花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菊花茶还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长期适量饮用菊花茶,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是日常保健的优选饮品

赵士超 主任医师
面瘫好转的征兆有哪些

面瘫是一种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当面瘫开始好转时,患者会观察到一系列积极的征兆,包括口部功能恢复、眼部功能恢复、耳后疼痛感减轻以及面部肌肉功能恢复等。1、口部功能恢复:面瘫好转时,患者会感觉到嘴角逐渐能够正常活动,不再像以前那样僵硬或歪斜。能够更轻松地做出微笑、吹口哨等动作,且流口水的情况也会有所改善。2、眼部功能恢复:随着面瘫的逐渐恢复,患者的眼睑能够更自如地闭合,不再出现闭合不全的情况。同时,眼睛的眨眼频率也会恢复正常,不再出现过度眨眼或无法眨眼的症状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血塞通一天一粒的危害

血塞通一天一粒的常规服用方式需谨慎对待,因为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危害,比如过敏反应、出血风险增加、肝肾功能损害等。首先,过敏反应是血塞通使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患者可能对血塞通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服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甚至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因此,在首次服用或更改剂量时,应特别留意身体反应。其次,血塞通的抗凝作用虽然有助于改善微循环,但过量服用会显著增加出血风险。这可能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消化道出血等,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再者,长期过量服用血塞通还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