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C病
血红蛋白C病的诊断

医生会根据家族病史及出现的溶血性贫血和脾肿大表现进行初步诊断,之后可能行血常规检查、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电泳等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血红蛋白C病。其中血红蛋白电泳检查最为关键,根据实验结果可排除其他相关异常血红蛋白疾病。

诊断依据

1、家族史

家族成员有血红蛋白C病史。

2、临床表现

出现溶血性贫血、脾肿大等。

3、实验室检查

主要依据血红蛋白电泳实验结果诊断。HbC纯合子状态下血红蛋白电泳显示几乎均为HbC;HbC与HbA杂合子状态下血红蛋白电泳显示28%~44%为HbC,其余为HbA;HbC与HbS双杂合子状态下血红蛋白电泳显示为HbC与HbS。

鉴别诊断

1、血红蛋白S病

该病是珠蛋白β链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的异常血红蛋白病,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由正常双凹盘状变形如镰刀状(镰变)。患者可出现贫血、缺氧等症状,相对较重。血红蛋白电泳可帮助鉴别。

2、血红蛋白D病

该病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异常血红蛋白。HbD纯合子无症状、无血液学异常;复合杂合子有轻度小细胞贫血和轻微溶血,无脾大,血涂片中有靶形红细胞;杂合子多无症状。但HbD与HbS共同遗传导致严重的镰形红细胞病表型与HbS纯合子表现相同。血红蛋白电泳可帮助鉴别。

3、血红蛋白E病

该病虽然也有基因中氨基酸的替代,但对血红蛋白分子的稳定性和功能影响不大,属于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该病常无明显贫血,HbE对氧化剂不稳定。血红蛋白电泳可帮助鉴别。

血红蛋白C病的类型

基于基因分类:

1、血红蛋白C病

患者基因呈HbC纯合子状态。患者表现为轻度至中度溶血性贫血,伴有脾肿大、一过性的腹痛。血涂片中可见到大量的靴形红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显著减低。骨髓红系增生显著,网织红细胞约10%。血红蛋白电泳显示几乎均为HbC。

2、血红蛋白C性状

患者基因呈HbC与HbA杂合子状态。患者一般无贫血、无溶血,亦无其他症状。血涂片中可见靶形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电泳显示28%~44%为HbC,其余为HbA。

3、镰状细胞血红蛋白C病

患者基因呈HbC与HbS双杂合子状态。不少患者无症状,部分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艾滋病核酸检测窗口期是多久

艾滋病核酸检测的窗口期通常为7-14天,即感染后7天左右部分人可检出病毒核酸,14天内绝大多数感染者能被准确检测到。相比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能更早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先在局部淋巴结大量复制,随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核酸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RNA来判断感染,其窗口期较短是因为病毒复制速度快,通常在感染后1周左右血液中病毒载量即可达到检测下限。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部分人病毒复制延迟,因此医学上通常以14天作为保守窗口期上限,确保检测准确性

李晖 主任医师
超敏c多少算严重

超敏C反应蛋白大于10mg/L通常算严重。当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超过这一标准时,往往提示体内炎症较为严重,可能存在严重的感染,如细菌感染,或是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此外,多种肿瘤疾病也可能导致该指标出现严重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正常值范围因检测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认为在0~10mg/L之间。当机体出现炎症时,此指标会升高。除了严重感染和心肌梗死外,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还可见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

于清宏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