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病因为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异常。遗传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发生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风险增高。
基本病因
1、染色体异常
(1)76%的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有14号染色体断裂,53%的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有8号染色体三体。
(2)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11号、13号、17号等染色体有缺失,11号与14号染色体之间有易位,12号染色体有三倍体。
2、基因异常
(1)50%的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出现TP53(一种抑癌基因,基因突变后产生抗凋亡和增殖失控的效应)突变,RB1(一种抑癌基因,基因突变后失去抑癌作用)等位基因缺失可能在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中起作用。
(2)TCL1(位于14号染色体前臂,可导致细胞增殖及存活能力增强)、MTCP1(位于性染色体X长臂)、ATM(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的抑癌基因)在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JAK/STST(一种传递信号的通路)信号通路方面,如IL2RG(白细胞介素2受体)、JAK1/3(位于19号染色体的基因)、STAT5B(可编码一种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EZH2(表观遗传学调节器)、FBXW10(该基因突变后可导致与癌基因相关基因的积累,导致肿瘤产生)和CHEK2(参与DNA修复)突变,而导致通路失调,提供强致癌刺激。
危险因素
遗传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导致T细胞克隆性扩增,常发展为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可能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健康的话题——基底细胞瘤。你知道吗?基底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瘤,而且它早期的一些表现,可能就在我们的皮肤上悄悄显现!🔍早期表现大盘点1️⃣皮肤结节或丘疹,硬硬的小疙瘩要留心!🔍脸上、脖子上突然冒出的小疙瘩,别以为只是痘痘那么简单!基底细胞瘤早期常表现为质地较硬的结节或丘疹,大小从几毫米到1-2厘米不等,形状圆滚滚或椭椭圆。颜色嘛,可能是肤色、淡红或淡黄,表面光滑,但后期可能变粗糙、有鳞屑,甚至溃疡。😱2️⃣局部皮肤凹陷或溃疡,小心是肿瘤在捣蛋
🚨今天一定要跟大家认真唠唠艾滋病这个严肃的话题,特别是它的传播途径,了解清楚真的能帮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性传播💑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存在于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通过性接触时发生的黏膜细微破损即可侵入机体致病。因此,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双性接触,都有可能传播艾滋病。所以,进行性生活时一定要规范使用避孕套,保护好自己哦!🛡️2️⃣血液传播💉血液传播也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