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根据血常规、血涂片、细胞化学检查、细胞免疫表型检查、腹部彩超检查、胸腹部CT检查、病理学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骨髓穿刺、分子生物学检查,明确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排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皮肤恶性T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期、脾边缘区淋巴瘤等相关疾病。
诊断依据
患者出现脾脏明显肿大,白细胞增高,外周血幼淋巴细胞比例≥55%,骨髓以淋巴细胞为主,诊断即可成立。
1、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起病缓慢,脾中、重度肿大,常有肝大和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
2、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增高或正常、血小板常减少,血涂片可见大量幼淋巴细胞(≥55%,2/3患者幼淋巴细胞占60%以上)。
3、骨髓象中增生明显活跃,以淋巴细胞为主,有核仁的幼淋巴细胞占17%-80%。
鉴别诊断
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特别要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变和伴有幼稚淋巴细胞增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混合型)鉴别。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较明显、脾大不如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明显,血和骨髓涂片有较多的(≥40%)的成熟样淋巴细胞,血和骨髓涂片有助于鉴别。
2、毛细胞白血病(HCL)
毛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表现为孤立性脾大、全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和出现毛细胞。
3、皮肤恶性T细胞淋巴瘤(SS)
皮肤恶性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以皮肤为原发损害部位的一种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红皮症、局限性水肿、湿疹等,细胞免疫表现及骨髓涂片有助于鉴别。
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表现为病程短、淋巴结肿大和胸骨压痛较明显,肝、脾大的程度较轻,骨髓涂片有助于鉴别。
5、套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期
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大部分患者疾病诊断时已处于白血病期,表现为皮肤、肠道、舌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结外部位受累,细胞免疫表型检查有助于鉴别。
6、脾边缘区淋巴瘤
表现为脾大明显、血、尿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血和骨髓中出现绒毛状淋巴细胞,血和骨髓涂片有助于鉴别。
基于细胞免疫表型分型的不同可分为:
1、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2、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