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延长生命、缓解症状为治疗目的。临床上治疗手段以化疗和单抗治疗为主,若患者脾大明显,对化疗反应差,应尽早行脾脏摘除术。对所有治疗有效的患者均应考虑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延长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药物治疗
1、干扰素
皮下注射干扰素α对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包括已行脾切除者均可能)有效。
2、单抗免疫治疗
(1)主要药物有利妥昔单抗和阿伦珠单抗。
(2)利妥昔单抗主要用于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阿伦珠单抗是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首选。
手术治疗
1、脾脏摘除术
若患者脾大明显,对化疗反应差,应尽早行脾脏摘除术。
2、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所有治疗有效的患者均应考虑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延长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放化疗
1、放疗
脾区和(或)纵隔的局部照射对部分患者有效。
2、化疗
(1)烷化剂(环磷酰胺或苯丁酸氮芥)治疗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率约为20%-30%,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的有效率约为30%,但持续时间很短。
(2)DCF(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是迄今对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有效率达50%,但持续时间仍短。
其他治疗
对白细胞极高者可行白细胞单采术。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