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发病部位:血液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血液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指的是因周围血中粒细胞的绝对值减少而引起的综合征,导致其原因有药物直接作用在骨髓、放射性物质的作用、遗传性粒细胞减少症、网状组织发育不全伴有先天性白细胞缺乏症等。患者的主要表现粒细胞中度减少,如出现头昏、乏力、低热、咽喉炎、体力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

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更多»
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00:00 00:00

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大体上可以分为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则包括了低增生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嗜血细胞综合症以及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非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药物相关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如抗甲状腺的药物以及非甾体类的药物,还可以见于感染所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如重症的细菌感染,还可以见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关解析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血液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性粒细胞减少怎么办?

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方法如下:1、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需要较少进入公共场所,注意皮肤、口腔和呼吸道卫生,清除慢性感染病灶,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广谱、高效、足量的抗生素,并注意真菌感染。2、可口服白细胞增多症药物,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可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观看问答
相关医生 更多»
刘晓力

刘晓力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血液科

擅长: 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层诊断,以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评估预后及指导个体化...

相关医院 更多»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电话:020-61641114;02...

地址: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0512-65223637(总...

地址:总院:苏州市平海路899号;十梓街院区:苏州市十梓街188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电话:0531-114(查号)

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电话:022-23909999(总机...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电话:主院区:027-8366555...

地址:主院区: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光谷院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501号,位于东三环线与光谷三路之间,光谷生物城斜对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市蔡甸区新天大道288号

相关药品 更多»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本品是由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和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组成的复方药物,适用于治疗由下列病症中指定细菌的易感分离株引起的中度至重度感染。 1.社区获得性肺炎 由产生 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仅限中等严重程度)。 2.医院获得性肺炎 由产生 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 杆菌、克雷伯氏肺炎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等至严重程度)(由铜绿假 单胞菌导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应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治疗)。 3.泌尿道感染由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肺炎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不 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泌尿道感染。 4.腔内感染 由产生 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分离株或脆弱拟杆菌族的以下成员导致的阑尾炎(并发穿孔或 脓肿)和腹膜炎:脆弱拟杆菌、卵形类杆菌、多形拟杆菌或普通拟杆菌。此族的各个成员是在 不到 10 个病例中研究的。 5.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单纯性及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包括由产生 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导致 的蜂窝组织炎、皮肤脓肿和缺血性/糖尿病足感染。 6.细菌性败血症 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对甲氧西林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肺炎菌、铜绿 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细菌性败血症。 7.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 由产生 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分离株导致的产后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 8.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人的细菌感染 由金黄色葡萄球(对甲氧西林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菌、铜绿 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拟杆菌属导致的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人的细菌感染。 9.骨与关节感染。 由金黄色葡萄球(对甲氧西林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 菌、克雷伯氏肺炎菌导致的骨与关节感染。 10.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包括怀疑感染部位(腹腔内、皮肤和软组织、上下呼吸道、妇科)存在 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感染。 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和保持本品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本品应只用于治疗或预防经 证实或有确凿证据怀疑是由细菌所引发的感染。当培养和敏感度信息可用时,在选择或修改抗生 素疗法时应予以考虑。如果缺少这些数据,本地流行病学和敏感度模式可能对疗法的经验性选择 有帮助。 在治疗前应进行适当的细菌培养以及做药敏试验,以便确认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并且确定致 病菌对本品的敏感程度。 基于本品对如下文所罗列的革兰阳性和阴性、需氧和厌氧细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所以,将其用于治疗混合感染以及在药敏试验结果尚未报出时进行经验性治疗均十分见效。然而,虽然 在药敏试验结果报出之前,可以使用本品进行治疗,但一旦获得药敏结果或治疗无临床反应时, 仍需要修正治疗方案。 严重感染时,可在药敏试验结果报出之前开始使用本品作经验性治疗。 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治疗绿脓杆菌某些菌株的感染有协同作用。特别是在病人宿主防御系统受损的情况下,联合用药的治疗是成功的。两种药物均应使用全治疗剂量。一旦细菌培 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报出,应调整抗生素的治疗。 在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人时,应使用全剂量的特治星以及某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对于钾储备低下的病人要警惕可能出现低钾血症,在这类病人应定期测定电解质水平。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本品是由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和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组成的复方药物,适用于治疗由下列病症中指定细菌的易感分离株引起的中度至重度感染。 1.社区获得性肺炎 由产生 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仅限中等严重程度)。 2.医院获得性肺炎 由产生 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 杆菌、克雷伯氏肺炎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等至严重程度)(由铜绿假 单胞菌导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应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治疗)。 3.泌尿道感染由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肺炎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不 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泌尿道感染。 4.腔内感染 由产生 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分离株或脆弱拟杆菌族的以下成员导致的阑尾炎(并发穿孔或 脓肿)和腹膜炎:脆弱拟杆菌、卵形类杆菌、多形拟杆菌或普通拟杆菌。此族的各个成员是在 不到 10 个病例中研究的。 5.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单纯性及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包括由产生 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导致 的蜂窝组织炎、皮肤脓肿和缺血性/糖尿病足感染。 6.细菌性败血症 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对甲氧西林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肺炎菌、铜绿 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细菌性败血症。 7.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 由产生 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分离株导致的产后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 8.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人的细菌感染 由金黄色葡萄球(对甲氧西林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菌、铜绿 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拟杆菌属导致的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人的细菌感染。 9.骨与关节感染。 由金黄色葡萄球(对甲氧西林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 菌、克雷伯氏肺炎菌导致的骨与关节感染。 10.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包括怀疑感染部位(腹腔内、皮肤和软组织、上下呼吸道、妇科)存在 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感染。 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和保持本品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本品应只用于治疗或预防经 证实或有确凿证据怀疑是由细菌所引发的感染。当培养和敏感度信息可用时,在选择或修改抗生 素疗法时应予以考虑。如果缺少这些数据,本地流行病学和敏感度模式可能对疗法的经验性选择 有帮助。 在治疗前应进行适当的细菌培养以及做药敏试验,以便确认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并且确定致 病菌对本品的敏感程度。 基于本品对如下文所罗列的革兰阳性和阴性、需氧和厌氧细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所以,将其用于治疗混合感染以及在药敏试验结果尚未报出时进行经验性治疗均十分见效。然而,虽然 在药敏试验结果报出之前,可以使用本品进行治疗,但一旦获得药敏结果或治疗无临床反应时, 仍需要修正治疗方案。 严重感染时,可在药敏试验结果报出之前开始使用本品作经验性治疗。 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治疗绿脓杆菌某些菌株的感染有协同作用。特别是在病人宿主防御系统受损的情况下,联合用药的治疗是成功的。两种药物均应使用全治疗剂量。一旦细菌培 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报出,应调整抗生素的治疗。 在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人时,应使用全剂量的特治星以及某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对于钾储备低下的病人要警惕可能出现低钾血症,在这类病人应定期测定电解质水平。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疾病相关 更多»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抑郁症吗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一般可以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尤其是在缓解抑郁伴随的焦虑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请注意,其疗效可能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且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作为一种抗焦虑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展现出一定的辅助作用。它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脑内5-羟色胺再摄取的过程,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此外,该药物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紧张情绪,这些都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嗜酸细胞176算高吗

嗜酸细胞17.6%一般算是较高的数值。在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范围为0.5%-5%之间,显然17.6%远超过这一正常范围上限。这一数值偏高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湿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或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等原发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此外,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值偏高。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

恐艾症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区别分别有病理机制、症状、检测指标等,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自身可能出现的情况。1、病理机制:恐艾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个体对艾滋病的认知偏差,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可能会将正常现象误解为艾滋病的症状,从而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慌的情绪。艾滋病则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免疫调节障碍和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宫颈液基细胞检查是什么检查

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宫颈疾病筛查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宫颈表面的脱落细胞,有效评估宫颈是否存在炎症、病变等问题,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得力助手。检查过程简单且非侵入性。医生会使用特制的小刷子或宫颈细胞采集器,轻柔地刷取宫颈表面的脱落细胞,随后将这些细胞置于特定的保存液中固定。最后,通过显微镜细致观察这些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特征。借此,医生能够准确判断宫颈脱落细胞是否正常,或是否存在炎性细胞、瘤变细胞乃至癌细胞等异常细胞

江燕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