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月经量减少,周期缩短,这种情况是月经不调的表现,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是有关系的,需要通过B超检查来判断有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同时结合性激素6项来查找原因,如果是月经不调的情况,可以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人工周期疗法或者是采取中药调理的方式,可以恢复正常的月经。
您现在的月经如果是通过药物调理之后已经恢复正常了,那暂时就不需要再继续用药了,这个您可以停药之后再观察一下,看一看能不能恢复正常,如果是在停药之后已经可以恢复正常的话,就可以正常的备孕和怀孕了,所以不用担心的,暂时可以先不用药了。
月经稀少伴有颜色发黑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内分泌失调,气血不足,子宫内膜偏薄或者是受凉,宫寒等引起的症状,这种情况建议口服一些活血调经的药物调理月经,平时可以喝点红糖水,多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不要熬夜和过于的劳累,不要受凉。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更年期月经不调,主要是无排卵性宫血,会出现月经周期和经期都紊乱,主要是发生在49周岁左右,所以您这个情况考虑是更年期引起的,如果月经量上就不要给予治疗,如果月经量多,可以口服孕激素或者止血的药物就可以了。
如果月经周期为28天且规律,23号来月经的女性排卵日通常在7号左右。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以28天周期为例。若周期较短,排卵可能提前;若较长,则延后。准确测算需结合基础体温、排卵试纸或B超监测。总结,排卵日取决于周期长短,28天周期者约在7号排卵,个体差异需调整计算方式。
吃了黄体酮后,月经通常在停药后3-7天来潮,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女性可能需7-10天,若超过10天未月经来潮需及时就医。对于月经周期规律、子宫内膜厚度正常且对药物敏感的女性,停药后3-5天可能月经来潮;若月经周期不规律、子宫内膜较薄或对药物反应较慢,可能需要7-10天。此外,特殊人群或存在妇科疾病的女性,月经恢复时间可能更长或需额外干预。黄体酮是孕激素类药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停药后,子宫内膜失去孕激素支持,发生撤退性出血,形成月经
哺乳期来月经一般是正常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女性在产后2-3个月恢复月经,也有部分女性整个哺乳期都不来月经,均属于常见现象。哺乳期月经恢复时间受激素水平、哺乳频率及个体体质影响。产后泌乳素分泌旺盛会抑制排卵和月经来潮,但随着身体恢复,激素水平逐渐波动,部分女性可能在哺乳中期或后期泌乳素分泌减少,卵巢功能恢复,从而出现月经。即使月经恢复,哺乳期间激素水平仍不稳定,可能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律,这同样属于生理现象
您好,月经量少、颜色发黑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气滞血瘀导致,您可以口服血府逐瘀胶囊看看是否有效果,月经期间避免着凉,禁忌辛辣生冷食物,注意保暖,如果服用后效果不明显,那么就应该就诊医生抽血化验血激素六项,看看是不是卵巢功能不好导致,在治疗。
从月经的情况看,也可能属于精神紧张或者伴随熬夜休息不好影响正常经期的,长时间出血少的情况还是对健康影响大的,建议及时到医院选择彩超看一下内膜,建议吃一下桂枝茯苓等调理身体看一下的,但是建议少食多餐,注意预防月经异常影响正常排卵的。
月经稀少,需要在月经来临的第3~5天早上空腹去抽血检查一下性激素6项,根据检查结果,中西药结合进行调节,不能只单凭月经稀少这一个症状而使用一些药物,这样是不能够达到治愈的效果的,要综合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因为情绪影响也是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月经稀少呈黑色的现象考虑是有血淤的情况引起的现象可以服用气血和胶囊来进行治疗为好的,避免着凉了,也是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为好的,休息好,是有利于调理月经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彩超检查下或是查下激素水平的情况来进行调理身体的情况。
推迟月经的药物一般需提前5至7天开始服用,但具体时间需根据药物类型、个体月经周期及医生建议综合确定,部分情况下需提前1至2周用药以确保效果。推迟月经的常用药物为孕激素类(如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或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复方炔诺酮片)。孕激素类药物通过维持体内孕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脱落,从而延迟月经来潮;短效避孕药则通过调节激素分泌,抑制排卵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达到推迟效果。若用药时间过短(如仅提前2至3天),体内激素水平可能未达到稳定浓度,导致月经仍按原周期来潮,影响推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