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型内斜视
婴幼儿型内斜视的症状

婴幼儿型内斜视常在出生6个月内发病,主要为持续不能缓解的内斜视,斜视度数较大,无明显屈光异常。交替性斜视者无弱视,单眼性斜视常合并弱视。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眼球运动限制等。

典型症状

1、斜视度

斜视角为大度数的恒定性内斜视,通常大于40°。在4个月龄前发生的间歇性内斜视、斜视角度可变的内斜视、小角度(小于40°)的内斜视需密切随访,有可能在4月龄后消退。

2、视力

本病患者常常发生交叉注视,因此发生弱视的机会较少。如为单眼注视,则常可伴发弱视。

3、眼球运动

部分患者眼球运动可表现为外转困难、内转过度,可伴斜肌功能异常等。

并发症

本病可能会合并下斜肌亢进、垂直分离性斜视(DVD)和眼球震颤等。

1、下斜肌亢进

本病一侧或两侧下斜肌功能过强的发病率高达68%,表现为内转时该眼过度上转。有学者发现,其常常在2岁发病,3~7岁最多,可并发外斜V征。斜肌功能过强可能与眼外肌pulley移位或旋转斜视有关,在下斜肌过强的病例中可发现外旋斜视。此外,下斜肌功能过强和DVD都表现为一眼或双眼内转时眼球过度上转,二者应加以鉴别。

2、垂直分离性斜视(DVD)

垂直分离性斜视是指双眼交替遮盖时,遮盖眼常呈上斜状态,故又名交替性上隐斜,双上隐斜或双上斜视。本病患者合并垂直分离性斜视的发病率为51%~90%。有研究表明,患者出现垂直分离性斜视,以2岁时最为多见。

3、眼球震颤

部分患者还可合并旋转性眼球震颤、隐性或显性-隐性眼球震颤等。隐性眼球震颤在一眼被遮盖时出现,非注视眼向鼻侧漂移,跟随着快速的向光侧矫正扫视运动,改变注视眼时另眼的眼球震颤方向随着反转。显性-隐性眼球震颤在双眼打开时有很小幅度的眼球震颤,遮盖一眼时眼球震颤如上。部分病人在内转位时有眼球震颤幅度减低而表现为头转向注视眼一侧。

疾病相关 更多»
hpv58型阳性可以同房吗

HPV58型阳性一般不建议同房。HPV58型属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同房可能增加病毒传播风险,且不利于病情控制。HPV58型阳性表明患者体内存在该型病毒的感染,这种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感染期间同房,不仅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伴侣,还可能因性行为对宫颈等部位造成刺激,加重病情或影响治疗效果。此外,HPV感染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控制病毒传播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除了避免同房外,HPV58型阳性患者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何剑辉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二型严重吗能治愈吗

二型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管理可控制病情,而放任不管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二型糖尿病主要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目前医学上尚无根治方法,需长期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控制血糖。若血糖长期失控,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但早期患者若能严格管理血糖,部分人可通过强化生活方式使血糖长期达标,进入“临床缓解”状态,但这并不等同于治愈,仍需持续监测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b型钠尿肽正常范围

B型钠尿肽即BNP,正常范围通常为小于100pg/mL,但需结合年龄、性别及检测方法综合判断。BNP由心室心肌细胞分泌,其水平直接反映心室容量或压力负荷状态。当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如心力衰竭发生,BNP合成与释放显著增多,血液浓度随之升高。因此,BNP是评估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广泛用于心衰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估。健康人群中,BNP水平较低,提示心脏处于稳定状态。年龄对BNP正常值有显著影响

罗勇 主任医师
hpv高危型可以治愈吗

HPV高危型一般可以治愈,多数感染者可通过自身免疫力在1-2年内清除病毒,即使持续感染,通过规范治疗也能有效控制病情并降低癌变风险。HPV高危型的治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病毒自然转阴,一般80%-90%的感染者可在2年内通过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病毒;二是即使病毒持续存在,通过定期筛查和早期干预,可阻断宫颈病变进展为癌症。目前虽无直接杀灭HPV的特效药,但干扰素、保妇康栓等可辅助增强局部免疫力,加速病毒清除;若已发展为宫颈高级别病变,手术可彻底切除病灶,同时清除部分病毒

孙晓峰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