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胞睑皮下可触及圆形大小不等核状硬结,按之不痛,皮肤推之能移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眼睑形成硬结的针眼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眼睑皮下可触及大小不一的圆形肿核,按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
2、睑结膜面有局限圆形病灶,呈紫红色或灰蓝色。若囊肿自行溃破,在睑内形成肉芽肿,有异物样摩擦感。
鉴别诊断
针眼和胞生痰核
针眼和胞生痰核发病部位都在眼部,症状均有眼部出现硬结。针眼主要为眼睑表面出现如麦粒状的硬结,主要表现为胞睑红肿焮痛,肿块有压痛,与皮肤粘连,可化脓,破溃后常可自愈。起病急,病程短,一般3-5日。若病变近外眦部的患者可导致白晴赤肿;胞生痰核主要为胞睑深部形成肿核,主要表现为胞睑部皮肤硬核凸起,皮色正常,压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胞睑内面呈局限性灰蓝色或紫红色隆起,或见硬核破溃长出肉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数周或数月。一般对白睛无影响。
1、痰湿互结
主要表现为眼睛胞睑部皮下可触及圆形肿核,皮色正常,质地较硬,不觉疼痛,与胞睑周围皮肤不粘连,可推动;若肿核较大,可使胞睑皮肤局部隆起,伴有重坠感,胞睑内对应的结膜面呈灰蓝色;舌苔薄白,脉缓。
2、痰热互结
主要表现为眼睛胞睑部局部隆起,皮下可触及圆形肿核,伴有重坠感,翻转胞睑时,胞睑内对应的结膜面呈紫红色;肿核皮色正常,质地较硬,不觉疼痛,与胞睑周围皮肤不粘连,可推动;舌苔黄,脉滑数。
干咳无痰多是肺热所致。中医认为,当外邪侵袭或体内阳热过盛,肺内蕴热,炼液为痰,壅塞气道,肺气失于宣降,就容易引发干咳无痰的症状,同时还伴有一系列热证表现。肺热引发的干咳,往往咳嗽声音较为高亢、剧烈,且频率较高。患者常伴有咽喉肿痛,这是因为肺经与咽喉相通,肺热上炎,熏灼咽喉;口鼻干燥也是典型症状,热邪易耗伤津液,导致口鼻黏膜失去滋润;此外,还可能出现发热、流黄涕、舌苔黄腻等表现。部分患者由于肺热炽盛,灼伤肺络,甚至会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针对肺热引起的干咳无痰,治疗上应以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为主
咳嗽无痰在中医辨证中既可能属风寒,如伴恶寒、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等情况时;也可能为风热或燥热伤津,如干咳伴咽痛、舌红苔黄等情况。1.风寒咳嗽:多因外感寒邪,肺气闭郁,初期可表现为干咳无痰,伴明显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清涕,舌淡苔白。寒邪束表,津液未伤,故痰少或无痰,但随病程进展可能转为白稀痰。2.风热咳嗽:热邪犯肺,灼伤津液,常见干咳或痰少黏黄,伴发热重、咽红肿痛、口渴、舌红苔黄。若热盛耗津,亦可表现为无痰,但多有咽干、小便黄等热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