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治疗原则为化痰软坚散结;若眼部硬核较大,或有破溃趋势,宜用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痰湿互结
若肿核日久不散,可加用夏枯草、浙贝母。
2、痰热互结
若眼睑内紫红明显的患者,可加用牡丹皮、栀子。
药物治疗
1、痰湿互结
(1)方药:化坚二陈汤加减。
(2)常用中药:陈皮、半夏、白茯苓、甘草、白僵蚕、黄连、荷叶。
2、痰热互结
(1)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2)常用中药:黄连、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
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1)胞睑硬核过大,或有破溃趋势,宜手术治疗。
(2)已溃破形成肉芽肿的患者,宜手术切除。
(3)老年人、术后复发、硬核迅速增大的患者,需要注意排除肿瘤的可能。
2、手术方法
有霰粒肿刮除术。若仅有化脓破溃,手术方法是刮出囊肿内容物,取出囊壁。若已破溃形成肉芽,手术方法是先切除肉芽肿,在摘出囊壁。
其他治疗
1、滴眼药水
胞睑内呈紫红色,或肿核破溃形成肉芽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2、湿热敷
此方法用于本病初起,帮助胞睑肿核消散。
(1)可用中药内服方再煎取药汁,用毛巾蘸取药汁,在眼部进行湿热敷。
(2)取生南星加冰片少许研末,用醋调成汁,毛巾蘸取敷于患处皮肤面。
3、按摩疗法
洗净手指,经常按摩眼部,按摩后做热敷,疾病初起的肿核多可消散。
干咳无痰多是肺热所致。中医认为,当外邪侵袭或体内阳热过盛,肺内蕴热,炼液为痰,壅塞气道,肺气失于宣降,就容易引发干咳无痰的症状,同时还伴有一系列热证表现。肺热引发的干咳,往往咳嗽声音较为高亢、剧烈,且频率较高。患者常伴有咽喉肿痛,这是因为肺经与咽喉相通,肺热上炎,熏灼咽喉;口鼻干燥也是典型症状,热邪易耗伤津液,导致口鼻黏膜失去滋润;此外,还可能出现发热、流黄涕、舌苔黄腻等表现。部分患者由于肺热炽盛,灼伤肺络,甚至会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针对肺热引起的干咳无痰,治疗上应以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为主
咳嗽无痰在中医辨证中既可能属风寒,如伴恶寒、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等情况时;也可能为风热或燥热伤津,如干咳伴咽痛、舌红苔黄等情况。1.风寒咳嗽:多因外感寒邪,肺气闭郁,初期可表现为干咳无痰,伴明显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清涕,舌淡苔白。寒邪束表,津液未伤,故痰少或无痰,但随病程进展可能转为白稀痰。2.风热咳嗽:热邪犯肺,灼伤津液,常见干咳或痰少黏黄,伴发热重、咽红肿痛、口渴、舌红苔黄。若热盛耗津,亦可表现为无痰,但多有咽干、小便黄等热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