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主要表现为眼部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根据角膜受累的程度和部位,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分为上皮型角膜炎、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基质型角膜炎、角膜内皮炎等,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由于病毒对靶细胞的毒力和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不同,使不同类型的HSK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上皮型角膜炎
由病毒在上皮细胞内活化复制引起,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眼部疼痛、眼红、眼部异物感、流泪、畏光和视物模糊。裂隙灯检查最初可见角膜点状上皮浸润,逐渐融合成浅表树枝状溃疡或地图状溃疡,角膜知觉减退。
2、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
主要是角膜神经支的受损引起,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眼部疼痛、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等。裂隙灯检查可见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及神经营养性溃疡,溃疡呈卵圆形,基底干净,边缘呈灰白色增厚。神经营养性溃疡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角膜穿孔。
3、基质性角膜炎
该型患者发病时可表现为眼红、视力下降,而畏光、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则较轻。基质型HSK可由上皮型病变向深部发展而来,亦可无上皮病变直接发生。可分为免疫性和坏死性两种。坏死性角膜基质炎可见角膜基质单一或多发的浓密的灰白色浸润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角膜变薄或穿孔。免疫性角膜基质炎表现为角膜中央基质水肿呈盘状,在病变角膜后面可存在角膜后沉着物。
4、角膜内皮炎
该型患者临床症状与基质型角膜炎类似,多表现为眼红、视力下降,眼部刺激症状则多不明显,甚至有患者发病初期仅表现为视力下降而无明显眼红。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深基质水肿伴角膜后沉着物或虹膜睫状体炎。
并发症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会引起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角膜是眼部的重要结构之一,也是保证视力良好的重要结构。角膜检查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