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既往史,注意有无发病诱因,如惊吓、高热、脑外伤、营养不良等,关注弱视治疗、眼镜矫正等眼部的既往治疗史,还要了解其他全身及眼部疾病史,如先天性白内障、白化病、先天性视神经视网膜疾病、脑瘫、脑发育不良等。由于本病与家族遗传有关,需要详细询问其直系亲属(如祖父母、父母及兄弟姐妹等,尤其同卵孪生子)是否患有相关疾病,还应询问其远亲(如叔、姑、舅、姨及表亲等)的相关情况。然后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眼科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必要时进行遗传学基因检测。
鉴别诊断
共同性斜视应该注意与麻痹性斜视相鉴别。共同性斜视的主要特征是眼球运动没有限制,偏斜角度在各个注视方向都一致。麻痹性斜视的主要特征为眼球在某些方向有运动障碍,偏斜角度可随注视方向的变化而不同,还会有眩晕、步态不稳、异常投射(手不能准确接触患眼注视的物体)、头位异常等症状。
根据眼位偏斜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共同性内斜视、共同性外斜视。
斜视通常在6岁左右眼部发育基本稳定后逐渐定型,但并非绝对,部分患者在成年后仍可能因外伤、疾病、用眼习惯等因素导致斜视发生或原有斜视度数改变。儿童在6岁前处于视觉功能和眼外肌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眼球大小、眼外肌力量及双眼协调功能尚未成熟,若存在先天性神经支配异常、眼球解剖结构异常,或后天性的屈光不正、眼部感染、外伤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斜视发生。6岁后,眼球及眼外肌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缓,眼外肌力量和双眼视觉功能趋于稳定,斜视的类型和程度相对固定。然而,即使过了6岁,一些因素仍会影响斜视状态
斜视手术即斜视矫正手术,斜视矫正手术后,眼睛红是常见的术后反应,一般在术后1-4周内会逐渐消退。具体消退时间因人而异,受个体差异、手术程度、护理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1.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恢复能力各不相同,因此眼睛红的消退时间也会有所差异。身体素质较好、新陈代谢旺盛的患者,其眼睛红的症状往往消退得更快。相反,身体较弱或新陈代谢较慢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2.手术程度:斜视矫正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涉及的眼部组织范围,也会直接影响眼睛红的消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