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发病比较隐匿,可出现单侧眼红、眼痛、眶周疼痛、刺激感或异物感,早期一般无明显视力下降,但后期由于黄斑区受累及视网膜脱离可出现显著的视力下降,眼前黑影。临床过程可分为急性炎症阶段、缓解阶段和后期并发视网膜脱离阶段。
典型症状
1、急性炎症阶段
急性炎症时出现眼红、眼痛或眶周疼痛症状,早期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黑影,病变累及黄斑区时可有严重视力下降。
2、缓解阶段
发病约1个月后进入缓解期,炎症逐渐消退,动脉血管闭塞,视网膜脉络膜萎缩。
3、后期并发视网膜脱离阶段
在后期,坏死区常形成多发性视网膜裂孔,最终引起视网膜脱离,眼球萎缩。
并发症
1、视网膜脱离
此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高达75%~86%,常发生于感染的恢复期(发病后1个月~数月),表现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常为多发性,易发生于坏死和正常视网膜的交界处。这种裂孔形成与全层视网膜坏死、玻璃体纤维化及牵引有关。在炎症的急性期也可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2、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此是由于大量渗出物、炎症因子、炎症趋化因子进入玻璃体内所致。
3、视网膜和(或)视盘新生血管膜形成
此与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有关,少数患者在视网膜脱离发生后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易发生出血,引起玻璃体积血。
4、并发性白内障
疾病后期可发生并发性白内障,以晶状体后囊下混浊为常见。
5、其他
一些患者尚可发生视神经萎缩,个别患者出现眼球萎缩。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