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的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及相关的辅助检查一般可进行诊断。诊断时应注意明确病因,如了解患者有无眼部外伤史、有无糖皮质激素用药史、有无眼部手术史以及有无相关家族史等。当排除所有病史后,需警惕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可能。

鉴别诊断

1、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好发于中年男性,典型病例呈发作性眼压升高,可达50mmHg以上,在眼压升高的同时或前后,出现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前房深,房角开放,房水无明显混浊,不引起瞳孔后粘连,一般数天内能自行缓解,但易复发。

2、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是一种因白内障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可出现急性眼压升高,眼红、痛,角膜水肿,但视力变化因原先的完全性白内障而不明显。大多数病例的眼压呈进行性升高,病情严重。可有房水闪烁或呈彩虹样等表现,晶状体完全混浊,皮质液化,核漂浮,囊膜上有软性白色斑点。房角镜检查除见到房水中的小颗粒物沉积外常无明显异常,呈开角。

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其临床特点是在原发性眼病基础上虹膜出现新生血管,眼压升高可达60mmHg以上,可伴有伴眼痛,畏光,角膜水肿,视力下降等症状。

4、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

包括进行性虹膜萎缩、虹膜痣综合征和Chandler综合征。这三种相关疾病均有角膜内皮病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前房角和虹膜表面内皮化。可出现虹膜异常、瞳孔形状和位置异常、视力减退和眼痛等症状。

5、色素性青光眼

多见于20~40岁男性,患者多为近视眼、深前房和宽房角,其发病特点是中周边虹膜向后凹陷,瞳孔运动时,虹膜与其下的悬韧带产生摩擦,色素颗粒脱落进入前房,沉着于角膜后和小梁网,色素性KP典型以垂直纺锤样分布,色素脱落也可使虹膜出现放射状裂隙透光区。UBM检查可揭示虹膜-悬韧带接触。

6、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又称恶性青光眼,最常发生于青光眼术后早期,特别是停用睫状肌麻痹剂或滴用缩瞳剂后。发病时可出现眼压升高、眼充血、疼痛等症状。根据手术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各种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

疾病相关 更多»
神阙穴是肚脐眼吗

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它是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其位置与人体肚脐完全重合,是人体先天之本源所在。在中医理论中,神阙穴别名脐中、气舍等,位于腹部中央,即肚脐凹陷处。胎儿时期通过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神阙穴是先天生命的关键节点,后天则被视为人体阴阳相交、气血汇聚之地。该穴位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逆、调理脾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腹痛、腹泻、虚脱等病症,艾灸或按摩神阙穴是中医常见的保健治疗手段。从解剖学看,肚脐处皮肤较薄,下方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分布,这也为中医通过神阙穴调理身体提供了一定基础

黄汉超 主任医师
相关手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