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治疗该疾病的目标是在短时间内将病情进行稳定、控制、缓解。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眼表病变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能需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过敏性结膜炎,脱离变应原是最为理想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过敏原通常难以确定。应尽量避免与可能的过敏原接触,如花粉传播季节佩戴口罩,尽量避免接触草地及鲜花等。
2、眼睑冷敷可以暂时缓解症状。
3、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可以中和泪液的pH值,稀释泪液中的抗原。
4、佩戴深色眼镜,减少阳光刺激。
5、炎热季节住空调冷房及呆在凉爽、干燥气候的地区有一定帮助。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急性期可采用激素间歇疗法,先局部频繁应用激素,后迅速减量。顽固的睑结膜型卡他性结膜炎患者可在睑板上方注射短效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或长效激素如曲安西龙奈德。但要注意长期使用会产生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
2、非甾体抗炎药
对于缓解眼痒、结膜充血、流泪等眼部症状及体征具有一定的效果。常用的滴眼剂有普拉洛芬、米索前列醇双氯芬酸等,但存在滴眼后烧灼感、刺痛、角膜知觉减退、持续角膜上皮损伤、角膜上皮下浸润等副作用。少数重症患者可考虑口服给药,但应注意其毒副作用(胃溃疡及出血时间延长等)。
3、肥大细胞稳定剂
常用的滴眼剂有色甘酸钠、洛度沙胺、吡嘧司特钾及奈多罗米等。最好在接触过敏原之前使用,但是对于已经发作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多主张在易发季节每日滴用细胞膜稳定剂,预防病情发作或维持治疗效果,等到炎症发作时才短时间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
4、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可拮抗已经释放的炎症介质的生物学活性,减轻患者症状,与肥大细胞稳定剂联合使用治疗效果较好。
5、血管收缩剂
局部使用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萘甲唑啉、羟甲唑啉、四氢唑啉等)可以抑制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从而缓解眼部不适,减轻结膜充血,但不宜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与抗组胺药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复合制剂有盐酸萘甲唑啉/马来酸非尼拉敏滴眼液等。
6、免疫抑制剂
经过一系列药物治疗(抗组胺药、血管收缩剂)仍有强烈畏光以至于无法正常生活的顽固病例,局部应用1%的环孢素A或0.05%FK506可以很快控制局部炎症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对顽固性卡他性结膜炎有良好的疗效。
7、人工泪液
人工泪液可以稀释肥大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同时改善因角膜上皮点状缺损引起的眼部异物感,但需使用不含防腐剂的剂型。
手术治疗
因角膜并发症而危害视力者,必要时可考虑角膜移植。
其他治疗
冷冻疗法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冷冻疗法的原理是利用制冷物质造成局部低温,引起肥大细胞降解,减轻变态反应。
胆碱能性荨麻疹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多认为其发病与体内阴阳失衡、腠理不固、热邪内蕴或气血失调相关,临床常见以下证型及治法:1.风热犯表证:辨证要点是遇热、运动、情绪激动后皮肤出现风团,色红,伴瘙痒、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需疏风清热,解表止痒。常用方药有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蝉蜕、知母、石膏、牛蒡子等)。2.卫表不固证:辨证要点是风团反复发作,稍动即汗出,平素易感冒,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需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有一定效果,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等因素相关。从中医角度看,过敏性鼻炎属于“鼻鼽”范畴,多由肺、脾、肾虚损,外感风寒、异气等引起,治疗以益气固表、祛风通窍为主。辛芩颗粒由细辛、黄芩、荆芥、防风、白芷、苍耳子、黄芪、白术、桂枝、石菖蒲组成,其中黄芪、白术可益气固表,桂枝、细辛能温阳散寒,黄芩可清热,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固表、祛风通窍之功,适用于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可缓解鼻痒、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