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瘤为一种临床最常见的垂体瘤,约占垂体有分泌功能腺瘤的40%~60%。该肿瘤主要由泌乳素细胞腺瘤分泌过量的泌乳素所致,引发高泌乳素血症而发病。男女均可发病。其中,女性泌乳素瘤多见于20~30岁青壮年,主要症状有更年期前闭经、非哺乳期乳汁溢出、不孕症,临床称为闭经-溢乳-不育三联症。男性泌乳素瘤较少见。
泌乳素(PRL)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肿瘤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为促进PRL瘤形成的可能原因。1、与PRL瘤有关的肿瘤激活基因有肝素结合分泌性转化基因(HST)和垂体瘤转化基因(P...
查看更多»泌乳素瘤的临床表现与患者年龄、性别、高催乳素血症持续时间及肿瘤大小密切相关。主要包括高催乳素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受压相关症状。典型症状1、高泌乳素血症(1)女性:高泌乳素血症可引起女性溢乳、月经失调和生...
查看更多»治疗原则泌乳素瘤治疗以药物为主,大腺瘤如果发生严重压迫症状可采用手术治疗。微腺瘤如果没有高催乳素血症相关临床表现,可无需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血清PRL及垂体MRI。药物治疗1、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无论瘤体大...
查看更多»电话:01083572211
地址:西什库大街8号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地址:住院部: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东院: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的1609号;西院: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11号;特需门诊、生殖医学中心(15号楼):上海市小木桥路260号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70号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东风东路和先烈路的交汇处)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济兖路440号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1.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泌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 2.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 3.高泌乳素瘤:垂体小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前抑制腺瘤生长或减少腺瘤的体积,使切除容易进行 ;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 4.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 5.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来抑制乳腺充血、肿胀,从而可预防产后乳腺炎。 6.良性乳腺疾病:缓和或减轻经前综合症及乳腺结节(或囊性)乳腺疾病相关性乳腺疼痛。 7.神经系统疾病:用于各期自发性和脑炎后所致帕金森病的单独治疗,或与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联合使用。
泌乳素(PRL)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对泌乳的开始和维持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