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诊断

根据病史、相关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若患者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颈动脉闭塞性疾病等病史,应警惕可能出现继发新生血管的可能。

诊断依据

1、Ⅰ期(青光眼前期或虹膜红变期)

虹膜或前房角出现新生血管,但由于尚未危及房角功能,眼压正常,患者可以没有症状。

2、Ⅱ期(开角型青光眼期)

房角无关闭,但新生血管膜伸进小梁网,小梁网功能受损,房水外流受阻,眼压升高。

3、Ⅲ期(闭角型青光眼期)

新生血管膜收缩,房角粘连、关闭,眼压急剧升高。

鉴别诊断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急性发作期,患者有剧烈偏头痛,视力极度下降,甚至有恶心、呕吐、体温升高和脉搏加快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突然升高,可有眼痛、头痛、结膜混合充血及角膜上皮水肿等症状。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之区别在于发病前已有明显视力下降的病史,且虹膜表面有新生血管,前房正常或略浅,晚期可见瞳孔缘色素层外翻。前房角镜检查可见新生血管和不同程度的房角粘连。眼底检查可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其他出血性疾患。

2、虹膜异色症

包括继发性虹膜异色症、单纯性虹膜异色症、交感神经性虹膜异色症、并发性虹膜异色症。其中并发性虹膜异色症中富克斯(Fuchs)氏异色症性睫状体综合征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其表现为虹膜褪色、睫状体炎、并发性白内障,有时尚可伴有瞳孔扩大、玻璃体混浊、脉络膜炎性病灶以及继发青光眼。虹膜褪色多数限于一只眼,少数情况下可双侧同时褪色。可通过眼部辅助检查相鉴别。

疾病相关 更多»
新生儿头部有血肿多久会消失

新生儿头部较小的血肿约2-4周,较大的血肿要1-3个月,特殊情况消失时间会延长,具体血肿消失的时间因人而异,主要与血肿的大小、类型及新生儿自身的吸收能力有关,可分为以下情况:1.较小的血肿:若血肿体积较小,多数新生儿可在出生后2~4周逐渐被机体吸收,最终完全消失。2.较大的血肿:对于体积较大的血肿,吸收过程可能较慢,可能需要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吸收期间,血肿可能会先经历机化(形成较硬的结块),随后逐渐软化并被吸收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