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皮样囊肿
眼眶皮样囊肿的症状

皮样囊肿虽起源于胚胎时期,除位于眶缘的囊肿在幼儿期可发现肿物之外,由于病情发展缓慢,甚至有静止期,位于眶缘之后的囊肿,尤其是眶深部皮样囊肿往往至青少年时期才出现症状,老年发病者也可见到。本病一般为单侧发病,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物的原发位置。

典型症状

1、位于眶缘者

(1)位于眶缘的皮样囊肿多发生于眶缘外上侧,其次是眶上缘和内上缘,有时也可发生于眼眶外上的颞窝上部。

(2)发生于眶缘者,幼儿时期即可被发现,眶缘局部隆起,皮肤色泽无改变,可扪及半圆形或圆形肿物,边界清楚,略有弹性,无压痛,可推动,与皮肤无粘连。视力、眼球位置及眼球运动无改变,肿物较大者可影响上睑形状,或压迫眼球引起屈光不正。

(3)位于眶缘以外者,多在颞肌起点前部、颞肌与骨壁之间。因肿物多陷入骨窝内,内容多为液状脂肪,临床发现局部扁平隆起,扪诊肿物边界不清,多有波动感。肿物较大时压迫眶外壁,使之向眶内凹陷,眶容积变小。可有眼球突出,一般多不明显。

2、位于眶内者

(1)位于眶内者多发生在眼眶的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眶下部,偶有侵犯鼻部和泪道。从所在位置的深度分析,位于眶前、中段多见,发生于眶后段者较少。

(2)囊肿所在的眶间隙以骨膜下间隙多见,囊肿压迫骨壁,形成凹陷,肿物在骨窝与骨膜间增长,可突入颅腔或颞窝形成哑铃状囊肿。

(3)也有报道眶外侧和颞窝同时存在两个独立的皮样囊肿,其间骨壁完整。囊肿刺激骨膜,使骨凹陷缘增厚,凹窝内多处骨嵴。

(4)位于骨膜和肌肉圆锥之间的肿物也不少见,肌肉圆锥内者比较少见,但近年也有报道。

3、眶深部囊肿

眶深部囊肿最初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并向内下方移位。病变进展缓慢,甚至静止一段较长时间,所以有些患者就诊较晚。肿物较大者在眶上缘往往扪及圆形肿物或骨性膨隆,前者多位于肌锥外间隙,后者肿物在骨膜外间隙。由于肿物压迫眼球,引起屈光不正、视网膜水肿、视力减退。

并发症

1、少数患者因囊肿破裂伴有炎性反应、眼眶压痛及眼睑水肿、瘘管形成或颞部膨隆、眼球运动障碍及视神经萎缩。

2、还可导致眶蜂窝织炎及眶内脓肿等。

疾病相关 更多»
阴道囊肿会自己消失吗

阴道囊肿通常不会自己消失,多数需通过医学干预处理,仅极少数因生理性原因短暂存在的小囊肿可能自行缓解,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阴道囊肿的形成多与组织结构异常或慢性刺激有关:常见类型包括中肾管囊肿、包涵性囊肿或巴氏腺囊肿。这些囊肿的囊壁由上皮细胞构成,会持续分泌液体,导致囊肿逐渐增大或维持现状,且阴道环境潮湿、易受摩擦,可能加重局部炎症或感染,进一步阻碍囊肿吸收。发现阴道囊肿后,建议先观察囊肿大小、位置及是否伴随症状。若囊肿较小、无症状,可暂不处理,但需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

孙晓峰 主任医师
牡丹皮去心火还是肝火

牡丹皮既能去心火,也能清肝火。中医认为,牡丹皮归心、肝经,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针对心火亢盛与肝火旺盛的不同症状发挥治疗作用。心火亢盛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导致体内热邪积聚,表现为舌尖红赤、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等症状。牡丹皮通过清热凉血的作用,可帮助清除心火,缓解上述不适。肝火旺盛则多与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相关,常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等表现。其活血化瘀的功效能疏解肝经郁热,改善肝火亢盛引发的症状。现代研究也支持牡丹皮的多靶点作用

李红梅 主任医师
脉络丛囊肿9mm算大吗

脉络丛囊肿9mm一般算大。通常脉络丛囊肿在正常胎儿中较小且可能自行消退,而9mm的囊肿尺寸相对较大,可能引发关注。脉络丛囊肿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多数情况下囊肿较小且不会对胎儿造成明显影响,甚至可能随着孕周增加而自行消退。然而,当囊肿尺寸达到9mm时,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某些异常情况。较大的囊肿有可能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影响胎儿的脑部发育,因此被视为相对较大的囊肿,需要引起医生和家长的重视。发现胎儿脉络丛囊肿9mm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潘琪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眼及眶区CT检查
眼及眶区CT检查

眼及眶区CT检查主要检查有无眼部病变如肿瘤性、外伤性、炎症性、血管

CT检查
CT检查

CT检查通过多方位扫描(横断面、冠状面)、注入造影剂或通过提高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