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肿瘤

什么是眼眶肿瘤?

  • 发病部位: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肿瘤科,眼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结膜充血、突眼
  • 注意事项:
什么是眼眶肿瘤?

在眼眶周围有机体异常细胞过度增殖所生长的肿块称眼眶肿瘤,可能会出现视力障碍或者眼球突出等症状,还会造成不可逆损伤或者恶性肿瘤而影响生命,首先可以选择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常用而且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先确定病情,然后决定手术范围,在必要的时候行眶内容物切除。

眼眶肿瘤严重怎么办 更多»

对于眼眶上出现肿瘤的症状,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建议到医院眼科进行检查选择手术进行切除肿瘤,以免出现病变的可能性,在手术后您一定要注意眼部的卫生以及在治疗之后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需要吃抗病毒消炎药来进行缓解消炎,在平时一定要保持心情的放松,不要太过有压力。

相关医生 更多»
张锐

张锐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眼眶及眼肿瘤学科

擅长: 擅长眼睑肿瘤的切除和重建手术,眼眶肿瘤、眼眶骨折、甲状腺眼病、眼部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关医院 更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电话:01058269911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电话:010-82266699(总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本院);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党校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育新花园小区(第二门诊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9号(海淀院区)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电话:021-64377134(总部...

地址:汾阳路总院: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83号;宝庆路分部:宝庆路19号;浦江院区:江月路260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电话:0731-89752088/2...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市湘雅路87号

相关文章 更多»
眼眶肿瘤手术是大手术吗
眼眶肿瘤手术是大手术吗

眼眶肿瘤是一种发生在眼眶内的肿瘤,它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

眼眶肿瘤切除手术的指征
眼眶肿瘤切除手术的指征

眼眶肿瘤通常是发生在眼球周围的肿瘤,若存在以下指征,通常可考...

疾病相关 更多»
神经鞘瘤属于什么肿瘤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潘琪 主任医师
肋骨肿瘤一般长在哪里

肋骨肿瘤一般多发生于肋骨体部,也就是肋骨中间较长的部分,不过也可能出现在肋骨的任何部位,比如靠近胸骨的肋软骨连接处或肋骨末端。其生长位置与肋骨的解剖结构、血供特点以及局部组织特性有关,不同性质的肿瘤在肋骨上的分布可能略有差异。肋骨体部是肋骨的主要承重和支撑区域,血供相对丰富,且骨组织代谢活跃,这些特点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肋骨体部表面积较大,受到外界刺激或内部基因突变的影响概率更高,因此更容易发生肿瘤性病变

陈镇秋 主任医师
肿瘤会自行消失吗

肿瘤一般不会自行消失。肿瘤是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多数情况下具有持续生长的特性,不会自行消退。肿瘤的形成涉及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导致细胞失去正常调控而异常增殖。这种异常增殖的细胞通常不会自行停止生长或消退,反而可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甚至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虽然极少数情况下,某些良性肿瘤可能因局部炎症反应或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而暂时缩小或消失,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不能作为普遍规律。发现肿瘤后,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尤长宣 主任医师
ca199高多少才是肿瘤

CA199升高程度与肿瘤无绝对对应关系,不能仅通过数值高低诊断肿瘤,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动态监测综合判断。CA199的正常参考值通常<37U/mL,部分医院检测标准可能略有差异。轻度升高可见于胰腺炎、胆囊炎、肝炎等良性疾病;明显升高或持续进行性升高时,需警惕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可能,但确诊需依赖CT、MRI、病理活检等。此外,CA199在胃癌、肺癌等肿瘤中也可能升高,而某些良性疾病或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指标波动,因此单一数值升高不能作为肿瘤诊断依据

尤长宣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