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同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做肌电图、核磁共振等,判断是否存在神经肌肉的异常支配。同时还需要与外展神经麻痹、先天性内斜视相鉴别。
诊断依据
对于具有眼球后退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根据特征性的眼球运动障碍及内外转时的眼裂变化,即可诊断。对于可疑患者,则需要通过对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并通过肌电图、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外展神经麻痹
眼球后退综合征Ⅰ型第一眼位多表现为内斜视,且存在外转受限,需与外展神经麻痹相鉴别。先天性外展神经麻痹极为少见,后天获得性者常有确切的发病时间,并表现出明显的复视症状,患眼内斜视的斜视度往往较大,内转时无眼球后退及眼球急速上射或下射现象,被动牵拉试验阴性,肌电图检查及MRI检查外直肌均无异常神经支配。
2、先天性内斜视
存在内斜视的眼球后退综合征Ⅰ型还需要与先天性内斜视进行鉴别。多数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患眼视功能尚可,但先天性内斜视患者多存在眼视力低下,内转时也无眼球后退和睑裂缩小等表现,肌电图检查内转时外直肌无电活动。
根据眼球运动受限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其中有15%的患者是双侧患病,双眼的类型可能不同。
1、Ⅰ型
外转受限,内转正常或接近正常,第一眼位内斜视或正位,左眼多见。
2、Ⅱ型
内转受限,外转正常或接近正常,第一眼位多为外斜视。
3、Ⅲ型
内外转均受限,第一眼位可为内斜视、外斜视或正位。
这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的病症,在眼球后退的同时还伴有眼球的内,转或者伴有向上向下偏斜,眼睛睑裂,看上去比较小。首先要到医院里进行验光,然后矫正屈光不正,通常都会有伴有弱视,如果年龄比较小患者及时治疗弱视。对于成年人,如果正前方看的时候,有明显的斜视和代偿头位,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