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以晶珠混浊为主症的胎患内障、惊震内障、金花内障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可有家族史。
2、发病人群
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大多双眼发病。
3、临床症状
患者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晶珠混浊。
4、检查
裂隙灯检查见晶状体混浊,皮质性老年性白内障分四期。初发期:皮质中出现水隙,空泡和板层分离,周边部皮质首先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进展。膨胀期:晶状体混浊加重,饱满,前房变浅。成熟期:晶状体全部混浊,虹膜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过熟期:晶状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老年性核性白内障,混浊从核开始,呈棕色混浊,向周围发展,影响视力。
鉴别诊断
1、胎患内障
二者都有晶珠混浊,看东西模糊等表现。胎患内障为与生俱来的疾病,为孕期调养不当,胎儿出生后即有晶珠混浊现象,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若病情不发展可不治疗;圆翳内障为年老体弱,精血失养而引发的晶珠混浊,需要尽早治疗。
2、惊震内障
二者都有晶珠混浊,看东西模糊等表现。惊震内障为眼部挫伤、锐器伤眼所致,属于外伤引发,主要表现为晶珠混浊,视力下降,伴有其他眼部外伤体征;圆翳内障发于老年,视力逐渐下降,无外伤史,一般两眼发病。
3、金花内障
二者都有晶珠混浊,看东西模糊等表现。金花内障主要是有其他眼病所引发的晶珠混浊,如虹膜睫状体炎可引发金花内障。主要表现为晶珠混浊形态如金花,严重出现失明,或仅见光线。圆翳内障发于老年,视力逐渐下降,病情严重也会导致失明。
1、肝肾不足
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逐渐下降,晶珠混浊;伴有头昏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口干,或耳鸣耳聋,每天按时出现发热,夜间入睡即出汗,心中烦躁失眠,咽喉干痛,小便短少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或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弦数。
2、脾气虚弱
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逐渐下降,或看近物较清楚,远处较模糊,晶珠混浊;伴有面色萎黄,气短,不愿说话,四肢无力,精神困倦;舌淡苔白,脉缓弱。
3、肝热上扰
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不清,视力逐渐下降,晶珠混浊;伴有频频流泪,易生眼屎,眼睛干涩肿胀,或偶尔出现头昏
白内障并非必须立即治疗,是否干预需综合视力损害程度、视觉需求及并发症情况判断。若白内障未显著影响视力或日常生活,通常无需手术,定期观察即可;若视力下降至影响工作、生活,或存在其他眼部疾病风险,则建议及时手术治疗。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引发的光学质量下降,其进展速度个体差异较大。早期白内障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视物模糊,对日常用眼需求影响较小,此时通过调整眼镜度数、优化照明条件或使用防眩光设备等非手术方式,即可满足基本视觉功能,无需急于手术
白内障手术通常无需住院,门诊手术当日即可离院;若合并基础疾病或需联合手术,住院时间可能为1-3天。当前白内障手术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技术成熟且创伤小,手术过程仅需10-20分钟,多数患者术前检查无严重全身疾病,如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时,可在门诊完成手术并当日离院。这是因为手术切口微小、无需缝线,术后眼压和视力稳定即可离院。对于合并复杂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龄、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需住院进行术前评估和基础病调控,确保手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