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

真菌性角膜炎强调多元化治疗,即早期依靠抗真菌的药物,当病变累及角膜浅基质层时,在手术显微镜下清创,刮除病变组织后再用抗真菌药物,或联合结膜瓣遮盖术;病变累及深基质层时,且药物疗效欠佳,要及早采取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

药物治疗

1、药物的选择

常用抗真菌药物包括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那他霉素眼药水)、咪唑类(如咪康唑眼药水)或嘧啶类(如氟胞嘧啶眼药水)。目前,两性霉素B和那他霉素眼药水是抗真菌性角膜炎的一线药物。 丝状真菌应首选那他霉素或伏立康唑,酵母菌属则可选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或那他霉素。近年研究表明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可抑制茄病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及烟曲霉菌的生长,对白念珠菌虽无效,但和氟康唑联合使用可增强其抗念珠菌效果。利福平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酵母菌和新型隐球菌感染有治疗作用。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应使用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散瞳。

2、用药途径及方法

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局部点药为主,开始时0.5-1小时滴用1次,增加病灶区药物浓度,晚上涂抗真菌眼膏。感染明显控制后逐渐减少使用次数。结膜下注射抗真菌药物有明显的毒性且疼痛剧烈,一般不采用。病情严重者可联合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口服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或静脉滴注咪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全身使用时应特别注意抗真菌药物的毒副作用,尤其对肝功能的损害。

3、联合用药

联合使用抗真菌药物有协同作用,可减少单一用药的药物用量,降低毒副作用。目前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有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利福平可加强两性霉素B的抗菌作用,也常联合使用。

4、治疗效果评价及疗程

治疗有效的体征包括疼痛减轻、浸润范围缩小、卫星灶消失、溃疡边缘圆钝等。即使治疗有效,使用抗真菌药物也应至少持续6周。

手术治疗

即使经及时药物治疗,仍有15%-27%患者病情不能控制,这可能和致病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药物的渗透性、药物的毒性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此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和角膜移植术。早期施行病灶清创术可促进药物进入角膜基质,提高病灶中的药物浓度和清除病原体。结膜瓣遮盖术可利用结膜瓣的血供为病变区输送抗炎因子,达到杀灭真菌的目的。

药物治疗无效,而病变未侵犯深层基质者,应考虑行板层角膜移植术。角膜溃疡即将或已经穿孔者,可考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继续抗真菌药物治疗,以防止术后感染复发。

相关解析
李振东 副主任医师

眼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真菌性角膜炎怎么治

真菌性角膜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滴眼液,以及口服抗真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就要考虑一下应行手术治疗。建议应该马上带小孩子到当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平常应该注意用眼卫生,不要佩戴隐形眼镜,也不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筋膜炎为啥打一针就好了

筋膜炎打一针就好了的现象,可能源于局部封闭治疗、内热针治疗或针灸治疗等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通过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能够迅速缓解疼痛,促进恢复。1.局部封闭治疗:这是筋膜炎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医生会在患处注射药物,如类固醇和局部麻醉剂。类固醇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迅速减轻炎症和疼痛;局部麻醉剂则能立即缓解疼痛,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舒适感。2.内热针治疗:内热针技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在针体内部加热,使针尖到针体均匀发热,并在病灶组织内形成一个热针区域

王健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