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小眼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眼球小、高度远视等,常可伴有黄斑变性等眼底改变以及青光眼、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典型症状
1、眼球小
通常眼裂较小,眼球的体积约为正常眼的2/3,眼球的矢状径为16~18.5mm,垂直径为14~17.1mm;角膜直径也小,通常在10mm以下。前房极浅,房角窄,视网膜发育不良,血管细而迂曲,可伴有视网膜囊肿或黄斑异常,视盘隆起,呈假性视盘炎外观。
2、屈光不正
屈光状态通常为高度远视,可高达+11D~+21D,但也有报道高度近视者。屈光不正可能由于角膜或晶状体形态变异,也有轴性屈光不正且呈进行性改变。大多数患者视力低而又矫正不良,这与视网膜发育不良有关,一些患者还伴有斜视和眼球震颤。
并发症
1、青光眼
真性小眼球常常并发青光眼,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有房角窄、眼压升高等表现。由于真性小眼球的晶状体大小基本正常,而眼球体积却明显减小,晶状体-眼球容积比由正常4%增加到10%~30%,眼前节异常拥挤,易导致瞳孔阻滞、虹膜膨隆及房角狭窄,从而引起无痛性、进行性的眼压升高。因此,真性小眼球并发的青光眼多为闭角型青光眼。而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皮质增生、体积增大、前房进行性变浅,房角狭窄或关闭,故真性小眼球患者青光眼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
2、葡萄膜渗漏综合征
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视物遮挡感,眼底可见脉络膜轻度隆起,随着病情进展,隆起范围逐渐扩大,可呈环状占据周边眼底。后期渗出液突破RPE层可发生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表现为脱离位置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脱离视网膜表面光滑、无裂孔,这也是本病的典型特征。葡萄膜渗漏综合征可以自发缓解或反复发作。
真性小眼球应该没有药物治疗。而眼睛经常流泪,不一定,就是上火引起的,如果伴有流泪的同时,可能还有明显的眼屎增多,是感染引起的结膜炎,需要用抗生素眼药水,以及抗生素眼药膏治疗,如果是眼睛伴有明显的异物感,也可能是倒睫或者是进了异物引起的,所以最好还是到医院就诊。
隐形眼镜不会跑到眼球后面。眼球表面与眼眶后部存在结膜穹窿等结构阻挡,隐形眼镜最多移位到结膜囊内,不会进入眼球后方。眼球被结膜覆盖,结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黏膜组织,在眼球与眼睑之间形成结膜囊。隐形眼镜佩戴在眼球表面,当镜片发生移位时,最多只能滑动到结膜囊的穹窿部位,即上下眼睑与眼球连接的凹陷处。由于眼球后方存在坚硬的眶骨壁,以及丰富的肌肉、血管和神经组织,形成天然屏障,镜片无法突破这些结构进入眼球后方。当感觉隐形眼镜“消失”时,其实多是镜片移位到眼球侧面或上方的结膜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