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小眼球
真性小眼球的症状

真性小眼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眼球小、高度远视等,常可伴有黄斑变性等眼底改变以及青光眼、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典型症状

1、眼球小

通常眼裂较小,眼球的体积约为正常眼的2/3,眼球的矢状径为16~18.5mm,垂直径为14~17.1mm;角膜直径也小,通常在10mm以下。前房极浅,房角窄,视网膜发育不良,血管细而迂曲,可伴有视网膜囊肿或黄斑异常,视盘隆起,呈假性视盘炎外观。

2、屈光不正

屈光状态通常为高度远视,可高达+11D~+21D,但也有报道高度近视者。屈光不正可能由于角膜或晶状体形态变异,也有轴性屈光不正且呈进行性改变。大多数患者视力低而又矫正不良,这与视网膜发育不良有关,一些患者还伴有斜视和眼球震颤。

并发症

1、青光眼

真性小眼球常常并发青光眼,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有房角窄、眼压升高等表现。由于真性小眼球的晶状体大小基本正常,而眼球体积却明显减小,晶状体-眼球容积比由正常4%增加到10%~30%,眼前节异常拥挤,易导致瞳孔阻滞、虹膜膨隆及房角狭窄,从而引起无痛性、进行性的眼压升高。因此,真性小眼球并发的青光眼多为闭角型青光眼。而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皮质增生、体积增大、前房进行性变浅,房角狭窄或关闭,故真性小眼球患者青光眼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

2、葡萄膜渗漏综合征

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视物遮挡感,眼底可见脉络膜轻度隆起,随着病情进展,隆起范围逐渐扩大,可呈环状占据周边眼底。后期渗出液突破RPE层可发生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表现为脱离位置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脱离视网膜表面光滑、无裂孔,这也是本病的典型特征。葡萄膜渗漏综合征可以自发缓解或反复发作。

疾病相关 更多»
黑白眼球交界处起了一个小白点有异物感

黑白眼球交界处起了一个小白点有异物感,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结膜结石:是在睑结膜表面出现的黄白色凝结物,常见于慢性结膜炎患者,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和退行性细胞等堆积而成。初期结石较小时没有明显症状,当结石突出于结膜表面时,会刺激角膜,从而出现异物感。对于较小的结膜结石,可暂时观察。如果结石较大,引起明显的异物感,可以在表面麻醉下,由医生用针尖或刀尖将其剔除。2.泡性结膜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常发生在角膜缘的灰白色结节,周围结膜局限性充血

孙川 副主任医师
白眼球长时间红有异物

白眼球,在医学上称为巩膜,正常情况下为瓷白色。如果白眼球长期发红,可能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1.眼部疲劳: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电脑、手机、读书等,可导致眼睛过度疲劳,引起眼内血管扩张、淤血,从而使白眼球看起来发红。2.眼部刺激:空气中的灰尘、花粉、毛发、皮屑等进入眼睛,或洗发水、洗面奶等进入眼内,可刺激眼表,引起结膜血管扩张、淤血,出现白眼球发红。3.眼部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眼表,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结膜血管扩张、淤血,出现白眼球发红,同时还会伴有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等症状

孙川 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是眼球哪部分结构异常引发的疾病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是由于眼球内部的晶状体出现了混浊,从而阻碍外界光线正常进入眼睛内部并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看东西模糊不清。正常情况下,晶状体是透明的,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外界光线可以通过它并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形成清晰的视觉。当晶状体因为老化因素、代谢紊乱、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原因,导致晶状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变得混浊时,就会阻碍外界光线进入眼睛内部并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导致看东西模糊不清,这种情况就叫做白内障

孙川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