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下痢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不能进食,恶心呕吐,胸闷不舒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症状的泄泻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症状
下痢赤白脓血,饮食不进,或恶心呕吐,不能进食。
2、流行病学
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不洁史,或具有传染性;多见于湿热痢或疫毒痢病程发展的某个阶段。
3、检查
大便常规、病原学检查、X线钡剂造影、直肠或结肠镜检查、血常规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泄泻
二者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泄泻表现为大便稀薄,或如水,腹痛多伴有肠鸣,没有传染性;噤口痢表现为大便赤白相间,伴有脓血,常有里急后重感,并且具有传染性。
1、热毒攻胃
主要表现为痢下脓血赤白,呕吐频繁,口渴欲饮水,水入即吐,饮食不下,伴有壮热,烦躁,面色红赤,舌红,脉象洪大而数。
2、胃气虚败
主要表现为下痢日久不愈,神情疲倦,气息微弱,干呕,不思饮食,舌上无苔,脉虚弱无力。
噤口痢是一种中医病症名,是指痢疾的一种特殊类型。以痢疾而兼见口噤不食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可见于疫毒痢、湿热痢、休息痢等疾病的过程中。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湿热或疫毒之邪蕴伏肠胃,致升降失常,气机闭塞,胃气不能受纳,脾气不能升清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下痢无度,呕不能食,或食人即吐,或呕吐频繁,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烦躁,胸脘痞闷,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本病的治疗,以清热化湿、和中止泻为基本原则。实证者,宜清热化湿,调气行血;虚证者,宜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此外,本病还可配合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其中肠道疾病尤为常见。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的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噤口痢。那么,噤口痢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噤口痢的发生主要与外感时邪疫毒、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湿热痢或疫毒痢等重症痢疾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因邪毒亢盛、胃阴受劫、升降失常,或因久病脾胃两伤、中气败损而导致噤口痢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