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痹
筋痹的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筋急拘挛、抽掣疼痛、关节屈曲不利、腰背僵直、步履艰难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现在医学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但诊断时需要与骨痹、痛痹、行痹、肝痹等加以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多有感受寒冷或潮湿,或外伤劳损病史。

2、临床表现

以肢体屈伸不利,筋挛节痛为特征。寒湿或湿热者,以青少年多见,起病急,伴发热、关节肿胀等;肝肾亏虚,寒邪凝滞者,以年老体虚多见,起病较缓,缠绵难解。

3、辅助检查

血常规、炎性标志物、血清抗体检查、X线、CT、MRI、B超检查、肌电图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骨痹

骨痹后期可伴有筋挛节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但骨痹以肢体沉重,关节酸痛,甚至关节变形、僵硬为主要表现。

2、肝痹

筋痹日久不愈,可致肝痹。肝痹临床上虽有筋痹的筋脉挛急疼痛等症状,但以胸胁胀满,睡眠不安,或阴囊缩小等肝系症状为主要表现。

3、行痹

行痹以四肢肌肉、关节疼痛酸楚,呈游走性,部位不定,且多见于上肢、肩背部,初起多兼表证,脉浮缓等。

4、痛痹

痛痹以四肢关节肌肉疼痛剧烈,得温痛减,痛处固定不移,日轻夜重,甚至关节屈伸不利,痛处有冷感,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弦紧等。

筋痹的类型

1、寒湿阻滞证

主要表现为患肢抽掣疼痛,酸胀沉重,拍举困难,遇阴雨天加重,遇暖缓解,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弦。

2、湿热蕴结证

主要表现为肢体沿经脉走行方向掣痛、胀痛或灼痛,遇热疼痛明显,伴有胸胁苦满、口苦咽干、面色灰垢或萎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数。

3、瘀血痹阻证

主要表现为肢体刺痛,固定不移,疼痛拒按,局部寒热不明显,面色晦滞,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苔白,脉沉涩或细弦。

4、肝肾亏虚证

主要表现为筋痹日久不愈,反复发作,隐隐作痛,筋脉屈伸不利,步履艰难,肌肉消瘦,肢体无力,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

疾病相关 更多»
腱鞘炎是把筋揉开还是静养

腱鞘炎既不能单纯靠把筋“揉开”来治疗,按摩只是辅助缓解其症状,当然也不能单纯静养。治疗腱鞘炎需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措施。对于轻度腱鞘炎,适当按摩有一定作用。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炎症引起的肌肉紧张与疼痛,但这并非真正“把筋揉开”。腱鞘炎本质是腱鞘与肌腱的炎症反应及摩擦损伤,按摩只是辅助缓解症状。同时,适当活动关节能防止关节僵硬,促进肌腱滑动,但活动需适度,过度活动会加重炎症。重度腱鞘炎患者,静养是重要环节。静养能减少病变部位活动,降低机械性摩擦,给腱鞘和肌腱修复时间,有助于炎症消退

陈镇秋 主任医师
脖子一侧筋疼要警惕是什么问题

脖子一侧筋疼要警惕是由肌肉损伤、落枕、颈肌筋膜炎、颈椎病、淋巴结病变等问题导致,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并注意日常防护。1、肌肉损伤: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过度使用颈部肌肉或受到外力撞击等,都可能导致颈部肌肉损伤,引起筋疼。可通过热敷、按摩、理疗等方法缓解疼痛,同时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2、落枕: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颈部受凉等,容易引起落枕,导致脖子一侧筋疼。可尝试热敷、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同时调整枕头高度,保持颈部温暖,避免再次落枕

王健 主任医师
腿窝筋疼的按摩手法

腿窝筋疼通常指的是膝关节后侧的腘窝位置,由于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出现拉伤或劳损等情况导致的疼痛。针对腿窝筋疼,一般可以通过推法、拿法以及穴位按揉等按摩手法缓解。推法是指患者取俯卧位,腿部自然放松,操作者立于患者一侧,双手掌相合搓至发热后,一手固定患者腿部,另一手从大腿部位向下经腿窝推至小腿部位,单向重复推20-30次。拿法则是操作者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的对合力,对大腿和小腿上的肌肉进行上下、反复、连续不断的提捏、揉动,按摩2-3遍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为何医生都不建议剪舌筋

舌筋,医学上称为舌系带。医生不建议轻易剪舌系带,主要因其可能带来出血、感染、发音障碍等风险,且舌系带短不一定需手术干预。首先,舌系带剪短手术虽看似简单,但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舌系带部位血管丰富,手术过程中易出血,若止血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导致血肿形成,影响呼吸。此外,术后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延长恢复时间。其次,舌系带短并不一定需要手术干预。对于年幼的儿童,舌系带可能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变得松弛,发音等问题也可能自然改善

李祥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