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外阴结块肿痛,或有灼热感,甚至破溃,脓水淋漓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阴痒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外阴感染、外阴溃疡,或有前庭大腺炎病史。
2、症状
外阴红肿、热痛,积结成块,或化脓腐烂,脓水淋漓,甚至溃疡,或凝结成块,不能收敛,或者肿块位于阴道边侧,如有蚕茧。
3、辅助检查
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阴痒与阴疮
阴痒以外阴部瘙痒为主症,局部可有抓痕。阴疮虽可伴有痒痛,但以外阴部皮肤黏膜破溃肿胀,脓水淋漓为主症。
1、热毒证
主要表现为外阴一侧红肿疼痛,灼热有结块,或破溃流脓,色黄臭秽,伴有恶寒发热,头晕目眩,口渴咽干,心烦不宁,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2、寒湿证
主要表现为外阴一侧结块肿胀,皮色不变,经久不消,脓水淋漓,伴有精神倦怠,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假丝酵母菌阴炎一般不会自愈,该病由真菌过度繁殖引发,需规范抗真菌治疗才能清除病原体,否则易反复发作或加重。假丝酵母菌是阴道内正常菌群之一,但当免疫力下降、阴道环境改变时,真菌会大量繁殖并转化为菌丝态,破坏阴道黏膜屏障。此时单纯依靠阴道自净功能无法抑制真菌生长,且菌丝可深入黏膜下层,导致症状持续或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因症状暂时缓解误以为自愈,实则真菌处于潜伏状态,一旦条件适宜会再次活跃
梅毒治疗后转阴时间因检测指标不同而异,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可能在治疗后6-12个月逐渐转阴,而梅毒螺旋体抗体多终身阳性无法转阴。梅毒治疗后的血清学反应与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梅毒规范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通常在6-12个月内下降4倍以上甚至转阴,晚期梅毒可能需12-24个月,部分患者因病程长或治疗不及时可能持续低滴度阳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是感染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一旦阳性多终身携带,不作为判断治愈的指标,仅用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