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诊断依据
1、病史
继发性者多有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损伤、梅毒、结核等病史。
2、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多为单侧发生,以青壮年多见。原发性鞘膜积液,体积小,囊内压力不高,无感染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囊内压力增高时可出现胀疼、牵拉或下坠感。肿块大者可影响活动、排尿及性生活。先天性水疝之肿块卧位时可缩小或完全消失,站立时又复增大;继发性者肿块不因体位改变而变化。急性感染性鞘膜积液可有局部疼痛,并可牵扯腹股沟区或下腹部。
3、体征
阴囊内囊性肿块,呈球形或梨形,表面光滑,柔软而有波动感,光滑如囊盛水,睾丸、附睾多为积液包裹而不易扪清。巨大鞘膜积液可使阴囊增大,阴茎内陷。
4、辅助检查
血常规、B超检查、诊断性穿刺、积液生化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孤疝
阴囊一侧肿物,卧则入腹,立则出囊,用手轻压可纳回腹内,嘱患者咳嗽时肿物有冲击感,透光试验阴性。
2、精液囊肿
常位于睾丸后上方,与附睾上极相连,一般体积较小,睾丸可清楚扪及。穿刺囊肿液呈乳白色,镜检内含有精子。
3、血疝
有明显外伤史,肿物迅速形成,全阴囊增大,阴囊皮肤有瘀血斑,张力大,压痛明显。
1、肾气亏虚证
主要表现为先天性水疝的婴幼儿,阴囊肿大,甚至亮如水品,不红不热,不痛,睡卧时缩小,站立、哭叫时增大,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寒湿凝聚证
主要表现为发病缓慢,阴囊肿胀逐渐加重,久则皮肤增厚,肿胀严重时阴茎内缩,影响排尿和性交,伴阴囊发凉潮湿、坠胀不适,腰酸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弦。
3、湿热下注证
主要表现为发病较快,阴囊肿大,皮肤潮湿而红,伴小便短赤,或有睾丸肿痛及全身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4、瘀血阻络证
主要表现为阴囊肿大坠痛,襄丸胀痛,积液可呈红色,透光试验多为阴性,
水疝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鞘膜积液,是男性比较常见的生长疾病,早期不是很严重,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但是如果体积比较大,影响到睾丸的血液循环,导致睾丸萎缩,就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不然会影响到日后的正常生育,治疗期间需要减少活动量,托起阴囊有利于积液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