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筋脉色紫、盘曲突起、状如蚯蚓、形成团块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现在医学的辅助检查即可诊断。此外需要与血瘤加以鉴别。
诊断依据
1、好发于长久站立工作者或怀孕的妇女,多见于下肢。
2、早期轻度静脉曲张,可无明显不适感,以后可逐渐加重,站立较久时出现患肢酸胀、麻木、困重等症状。患肢浅静脉盘曲成团,如蚯蚓集结,表面呈青蓝色,质地柔软。病久则出现患肢轻度肿胀,局部皮肤萎缩、脱屑、瘙痒和色素沉着,并可触及硬结。严重者可伴发湿疮、臁疮。
3、多普勒超声及静脉造影可准确判断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
鉴别诊断
血瘤
常在出生后即被发现,随年龄增长而长大。瘤体小如豆粒,大如拳头,正常皮色或呈暗红或紫蓝色,形成瘤体的血管一般为丛状的血管或毛细血管。而筋瘤则由管径较粗的静脉曲张而形成,瘤体沿主干静脉走向而迂曲,状如蚯蚓。
1、劳倦伤气
主要表现为筋瘤在久站久行或劳累时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伴气短、肢体乏力、胃脘及腹部有坠胀感、腰部酸软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
2、寒湿凝筋
主要表现为筋瘤色带青紫、喜暖、下肢轻度肿胀,伴肢体发凉、口淡不想渴水、小便色清量多、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
3、外伤瘀滞
主要表现为青筋盘曲、形状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
4、火旺血燥
主要表现为下肢青筋盘曲、瘤体皮肤温度升高,伴手足心热、口干、舌红、苔黄、脉细数。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淋巴瘤是否会影响终身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部分惰性淋巴瘤患者可能终身病情稳定,而侵袭性淋巴瘤若不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生长缓慢,早期患者若无症状且肿瘤负荷低,可暂不治疗,定期观察即可,部分人可能长期带瘤生存甚至终身病情无进展。但侵袭性淋巴瘤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进展,危及生命。此外,霍奇金淋巴瘤早期经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较高,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